“落地临港新片区,终于找到了产业发展的梦想之地。”猎熊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伟在企业入驻临港新片区海洋创新园·海科广场项目之后,难掩兴奋。
在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即将迎来揭牌二周年之际,31个代表性项目昨天集中竣工启用,更多物理空间让新兴产业踏上筑梦征途,搭上多项政策快车,助力临港新片区对多项关键技术展开攻关。
高能级产业项目加速落地
毗邻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的海洋创新园·海科广场二期项目,昨天迎来15家企业集中签约。
周伟团队此前已经参与到临港新片区智慧城市建设中,这一名为“临港智眼”的项目,用2000多台图像感知设备,在台风来袭之时起到了关键的实时巡查作用。
“公司入驻后将着力进行第二代产品的研发,将图像感知的精度提高到5亿像素,城市智慧大脑中枢将能看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周伟介绍,临港新片区的产业、人才政策是企业接下来进行研发的保障,期待团队的研发能够融入梦想之城的智慧化改造进程。
伊斯艾传媒科技负责人贾丽军则计划将ECI国际数字创新节引入临港,这一被称为“全球创新界的诺贝尔奖”的奖项,旨在表彰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领域的引领者与推动者,以人物为视角,洞察每一年科技、艺术、商业的趋势与革新。
“全球性颁奖盛会将带给临港更多产业交流的机会,促进数字产业在这片热土扎根。”立足长远,贾丽军也与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建桥学院等院校合作,共同促进产学研融合,未来将有更多人才涉足数字经济新兴领域。
“持续挖掘最高水平、最新技术的龙头企业、顶尖项目、创新团队,并积极推进项目落地,把‘海洋创新园’建设成为新片区最具特色的产业功能名片。”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垚垚介绍,这一项目将充分发挥国际创新协同区的功能区位优势、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优势,积极布局蓝色经济、总部经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服务、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领域,建设开放创新、智慧生态的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社区,打造友好开放、高效便捷的商务办公、研发孵化及综合服务平台。
创新平台成为关键智囊团
同样在国际创新协同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复旦临港产业化创新平台、上海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上海临港电力电子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型平台集中入驻临港科技城创新魔坊,这些平台将为企业提供智库服务、促进成果孵化,共同辐射带动产业发展。
上海临港电力电子研究院已入驻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区内的新办公地,与他们相邻的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的多个科技创新平台,该研究院的目标始终没有改变: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测试及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大容量变频驱动等电力电子高科技重点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研究。
近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让院长沈捷眼中的未来发展路径更为清晰:研究院将与合作企业共同实现功率半导体器件全产业链覆盖,瞄准高端车规级功率模块的自主开发和国产化,加速产品切入市场的周期,对接国际标准,加速技术落地,参与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携手高科技企业打开“国际视野”。
上海制造业的高端、智能升级是块硬骨头,需集聚产业、科研、人才等最硬核的资源。为支撑上海高端装备产业和智能制造发展,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精干团队,组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从此一支近200人的高精尖团队扎根在临港,多年探索之后已在汽车动力总成高端智能制造、航空发动机测试验证、燃料电池、轻合金材料、核电测试装备方面培育出智能制造的“五朵金花”。这“五朵金花”的周围,产业链上10家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小花”也已破茧而出。对于此次入驻创新魔坊,院长习俊通表示,平台紧紧围绕研发和转化的目标,未来将主要发挥上海交大在制造方面的学科综合优势,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转化。与此同时,也希望能为同期入驻平台提供应用场景,让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将平台的技术与产业结合得更为紧密。
除了优越的硬件条件和创新平台,新片区更推出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临港新片区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型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等让企业能够安心科研。“赋予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通过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孙筱和介绍,目前创新平台已在重要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希望能够优化配置优势资源,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