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爆雷”跑路事件频发,给众多学生家长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让教育培训机构纷纷转战线上,但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可小觑。教育培训机构退费难,资金链断裂、团队解散等问题更加突出,甚至一些经营多年的老牌机构也出了问题。
近日,山西运城教育部门与工商银行合作,推出了“教培云”平台,当地培训机构收取的培训费用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教育部门按月拨付给机构一定的培训资金。此项举措能否遏制教育培训机构的收费乱象?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运城市盐湖区教科局民管中心主任魏强介绍,“教培云”平台上目前已经有三四十家运城市教培机构入驻。家长在这些机构报班,通过线上操作就能付款、查询明细甚至是退款。培训费用通过线上银行自动按月拨付给培训机构。
魏强:让有培训需求的家长进行线上扫码,这个钱不经过培训机构来收取,直接进入监管平台,然后监管平台有自动拨付,还有手动拨付,对培训机构是要求收费不能超过三个月,他收费完开课以后,咱们定期,比如一个月给他拨付一定的资金。家长通过线上扫码进行交费,交费以后在后台就可以监管到它,培训机构他开设的什么科目,哪些家长选择什么科目,交了多少钱,培训多长时间,在这个平台上就可以看到。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8年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提到,教育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探索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
目前,北京、浙江、山东、四川等地方都已上线了符合当地条件的“资金监管平台”。这些平台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银行在培训机构的账户中设置了“最低余额”。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荣成市支行行长洪志强对媒体解释:设置了账户最低余额,如果该账户余额低于最低余额,该账户将无法对外支付。同时如果当月账户累计支出金额超过最低余额的两倍,该账户也将无法对外支付。
魏强说,对于运城市来说,最低余额目前是设置在了培训机构账户总额的10%,如果教育机构有“跑路”的迹象,银行有及时的预警机制,提高最低余额的限制。
中国工商银行运城分行陈行长表示:假设你这个培训机构你要跑路的话,你肯定前期就会有一些不正常的反应。通过一些大数据的模块提醒或者评价,它就会预警,预警完了以后,可能你这个钱就大笔的支付不了了,账上可能有30%都动不了。
陈行长介绍,目前运城市几十家教培机构都已在银行开户,但以大型连锁机构为主,他认为下一步的工作阻力会加大,所以会配合一些信贷产品的优惠政策和更多教培机构合作。
陈行长:我觉得这个过程也是由易到难,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这些证照齐全,真心办学的这些好的教育机构,信誉比较高的话,后续我们也在研发推出这种资助他们的一些信贷产品。
岱先生在运城市办培训学校已经十多年,他已进驻“教培云”平台。
岱先生:我这边已经启用了。通过规范以后,肯定就有好多机构能发展一个契机,发展不了可能就会淘汰出这个市场。所以说我是觉得有政策作为培训机构,应该配合相关部门。所以这是咱们的责任,也是咱们的义务,所以我就没有犹豫。
运城市盐湖区教科局民管中心主任魏强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在本月底完成“教培云”的全市推广;同时通过学校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教培云”,避开不正规的教培机构,减少经济损失。
魏强:给家长宣传怎么去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选择培训机构以后怎么去交费?交费完了以后,如果有投诉,怎么去投诉?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能否有效落地,首先要看准入门槛要定得合理。
熊丙奇:必须考虑机构的这种经营的一种现实情况。它(教培机构)可能存在经营困难,结果它还有一笔钱在这个地方放着不能动,它就会觉得你去分享我的这样的一个财务成本,反而是加剧了一些机构的经营困境,导致整个门槛经营成本增加,有的培训机构干脆就不去注册,不成为合法的培训机构,所以说我们讲的你要有合理的准入门槛。
其次,他还强调,将这些教育培训机构纳入到监管范围还远远不够,要建立起备案审查制,进行过程性监管,这才是能根本改善市场环境的监管方式。
熊丙奇:培训的项目、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对象、收费的情况,收了多少费,要把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和有关的收费情况进行及时的备案。而政府应该就是对于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解,同时也不去干预它的正常经营。但是过程监管实际上是要求监管部门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去监管,这个实际上是当前的一个大问题。所以说要有一种规范的监管机制,同时,既起了监管作用,又要维护培训机构的合法权利,然后促进它的规范经营。(总台央广记者张浩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