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杨文怿 唐琪)近几年,未成年人抑郁症高发问题受到持续关注。去年11月,教育部对《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抑郁症量表筛查统一纳入学生体检,部分学生被贴上‘抑郁症’标签后,容易受到排斥,被孤立,对个人精神健康、学习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担心,现有的筛查量表难以对青少年抑郁症进行准确判定,同时,如果不能严格保护学生隐私,可能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教育部学生健康体检抑郁症筛查方案提出,医疗卫生机构使用PHQ-9量表开展抑郁症筛查,但精神专科医生诊断抑郁症时,只把量表作为参考。”施卫东表示,相比成年人抑郁症诊断,青少年抑郁症诊断难度更大。“青少年情绪不稳定,不同时间做同一个量表,答案各有差异,如果测试者事先知晓量表,完全可能操纵测试结果。”
同时,抑郁症与个人的神经递质自发波动区间及自我调节能力相关,单靠体检筛查很难准确判断。“如对被确诊或疑似确诊学生隐私不保护好,会进一步加重青少年心理负担,甚至会增加患者自杀、自残的可能性。”施卫东说。
对此,施卫东建议,教育部、卫健委等部门应专门制定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筛查量表,结合学校表现、家庭日常、设备诊断等多种途径判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多次筛查,不搞“一检定性”。同时,改进对未成年人心理疾病的相关诊断用语,淡化抑郁症“疾病”的概念,不对群体“贴标签”,缓解其精神压力。
此外,筛查体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密,可考虑以学年为单位,未成年学生及家长可自主选择筛查时间和医院,医院对结果异常者“点对点”告知,学校获知筛查结果应严格限定人员知晓范围。教育部门应出台抑郁症筛查学生体检明细规程,制定学生心理健康隐私保护办法及隐私泄露追责机制。
针对教育部在答复中提出的“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施卫东建议,教育部门应明确规定“重点关注”办法,教育、卫生健康及相关部门应协调联动,加强对社会、学校、家庭、未成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引导,杜绝变相歧视、区别对待等有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不当行为。
作者:杨文怿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