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杨文怿 唐琪)“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学生从容地为自己选定的职业尽心尽责,过上‘经过审视的生活’,这应该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盲校辅导员张广敏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鼓励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但实际上,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调研中,张广敏发现,大部分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较弱,升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缺少学习动力,也不愿从事相关领域工作。“这种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导致的人才错位、人才流失,是一种浪费。”张广敏表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涯规划教育普遍存在受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家长甚至教师,普遍缺少生涯规划意识和信息了解渠道;另一方面,中小学课业任务重、时间紧,通常只在高考前才开展针对考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难以为学生提供持续性、个性化指导。”
此外,现有中小学的生涯规划教育往往以个别活动形式进行,知识沿用外来体系,教学材料不够完善,专业教师相对缺乏,这些都制约着基础教育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
如何在“五育融合”大背景下,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张广敏建议,加快建立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与评价体系,将生涯规划教育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了解社会运作,体悟个人与国家、社会、世界的关系,增强根据自身兴趣专长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的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校友、家长进行职业分享,与高等院校进行衔接教育;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在各个学科教育中的渗透,有意识地将学科与生涯相关信息关联起来,真正落实“五育融合”。
张广敏还建议,各中学至少配备一名生涯规划专业指导教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设立专门的生涯规划中心,为师生提供系统专业的生涯规划教育和咨询服务。
作者:杨文怿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