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高毅哲)“学前教育长期缺编运行,教育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面临严重问题和诸多隐忧,这种‘小马拉大车’超载运行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联合11名全国政协委员表示,实现学前教育全面普及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必须补齐学前教育师资的短板与弱项,建议出台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从根本上破解编制不足的难题。
管培俊等12名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反映,没有编制、编制不足,或有编不补的现象普遍存在,县镇农村幼儿园尤甚。师资严重不足成为直接影响学前教育投入产出、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幼儿园教师编制不足带来了四重影响:
第一,直接影响、严重制约学前教育质量水平。当前,学前教育班额过大,临时教保人员过多,许多缺乏专业训练,维持运转已属不易,难以有更高质量要求,转任教师缺乏幼师专业训练。
第二,教师地位待遇得不到应有保障,同一幼儿园中在编与非在编“两种身份、两种待遇”,同工不同酬问题突出,国家规定的教师职称、工资、津贴相关政策难以实际落实落地。有的地方非在编教师收入不到在编教师的一半,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严重影响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幼儿园教师工作辛苦、责任重、待遇低,加之编制严重不足,高素质师资进不来;大量聘用临时人员,准入门槛低、把关不严、专业培训不足;教师职业预期不确定,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和吸引力堪忧,消极影响难以估量。
第四,直接影响幼儿园管理和幼儿安全保障,存在严重的社会隐忧。
对此,12名委员建议,国家层面要尽快出台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从根本上破解编制不足的难题。增加教师编制,降低生师比。严格按照编制标准核定幼儿园编制,配齐教师和保育员。采取有力措施,抓紧补充高素质教师。对于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配备,都要依法监管。
要依法保障和不断改善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提升职业吸引力。依法按编配备教师,结束“两种身份、两种待遇”的状况,实现同工同酬。合格教师及时纳入编制,临时人员逐步化解,由于教师病假、生育假等必须聘用的少量临时人员严格控制、规范管理。同时要严把幼儿园新教师入口关,严格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强化教师资格准入,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不能入园任教,未经专业培训的中小学教师,不能转任幼儿园教师。
作者:高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