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圆桌派」给家长的阅读修炼手册——家长如何与孩子共读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3-11 05:42:59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第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家庭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家长重视和社会关注。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文圣也在亲子阅读方面建议家长,以优秀传统启蒙读物为素材,每天陪孩子读一首诗、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在亲子时光中发现孩子的兴趣,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持之以恒帮助孩子走上正道。

家长如何与孩子共读?今天,中国教育新闻网邀请到几位专家学者,一起来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希望这本“给家长的阅读修炼手册”能够帮助更多家庭营造更加融洽的阅读氛围,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本期策划主持: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彭诗韵

访谈嘉宾:

吴欣歆教育学博士,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文系教授。著有《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等。

陈钱林资深家庭教育专家,现任广东碧桂园实验学校总校长。著有《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教育的本质》等。

汪正贵青岛中学执行校长。著有《教育从何处出发》《如何领导一所学校》等。

吴小霞重庆市兼善中学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著有《创意班主任:30招让班级管理妙趣横生》等。

家长在家庭阅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吴欣歆:父母在家庭阅读中扮演的角色,谈的是“应该如何”,属于理想角色。理想角色是《社会心理学》对角色的分类之一,代表一种理想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如果给这个理想角色一个定位,我想称之为“爱书的人”。

爱书的人关注书的信息,有买书的兴致和藏书的雅趣。孩子会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各种书名,看到各类风格的装帧,不同的书是不同的信息源,发出多样的信号,孩子像一个接收器,接受信息受到滋养。孩子会跟着父母一起买书,从小就有选书的体验,逐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书。如果家长有藏书章,或者名章,父母在书页上小心翼翼盖章的样子会让孩子感受到对书的尊重。家里的书架像一个微缩博览会,展示着世界的美好、思想的高贵。

爱书的人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式,通常有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频次,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像喝水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从学着父母的样子拿起书,到形成自己看书的习惯,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作用。家是人生活的第一空间,共处其中,生活方式成为家庭成员的精神风貌,进而形成家庭的文化气质。爱读书的孩子不容易跑偏,因为爱书的父母为他们定下了道德的方向和审美的格调。

爱书的父母要乐于跟孩子聊书,聊自己读的书,也聊孩子读的书。不一定要指导孩子的语文学习,不一定要干预孩子的阅读方式,彼此做听众,分享自己读到的故事、人物、场景,读出的心得、体会、感悟。父母的生活阅历丰厚,认知经验丰富,能提供深度思考的视角;孩子保有童心,纯净真诚,常能引起父母的反思。双向的互动,彼此都在付出与接受,实现着家庭成员的文化共建。

爱书的人,与书和谐相伴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无需多言。建议家长跟孩子一起制定家庭建设计划,共同开启阅读生活,比如约定一个“家庭读书日”“家庭图书馆日”,讨论一个“家庭书目”等等,用共同的方式实现各自的成长。

吴小霞:家长在家庭阅读中,扮演了多重角色。首先是兴趣点燃者。作为家长,在孩子阅读初期,要善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喜欢什么书,怎么能够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些都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去因势利导。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爱上阅读。

其次是习惯监督者。孩子的阅读,需要养成习惯,尤其是孩子对阅读还没有形成固定习惯的时候,需要我们家长进行培养并监督,让孩子能够真正形成影响一生的好习惯。

再次是共读参与者。家长要与孩子形成互动,共同讨论、共同分享阅读感受,真正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世界中去,形成互相启发、互相赋能的良好的阅读氛围。

最后是阅读示范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阅读方面同样如此。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手机,如果家长每天主动阅读,给孩子做示范,给孩子做榜样,那么,这样的家庭阅读,才能真正地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

汪正贵:孩子是成人的镜子,不要指望一个整天捧着手机看抖音的父母,能引导孩子喜爱阅读。阅读是一种习惯,需要父母言传身教,并不一定要让父母与孩子共读同一本书。当然,作为父母,给孩子推荐一些适合年龄段阅读的好书是必要的。

怎样更好地与孩子完成共读?

吴小霞:首先,可以建立家庭共读时光。因为平日家长工作繁忙,如果能建立家庭固定共读时光,就会有家庭共同的活动,这样更容易执行并坚持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可以办家庭阅读银行。家庭成员之间来一个家庭阅读比赛,并建立家庭阅读银行,每人一周定期总结自己的阅读数量,并有一定的阅读奖励。从而增加家庭阅读量,最后形成书香家庭氛围。然后,可以举行家庭阅读沙龙。全家人共读一本书,举行阅读沙龙,提升阅读质量,还可以邀请孩子的好友参加,用孩子同伴的力量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样,更有利于书籍的深度阅读。最后,可以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全家人每周一起到图书馆阅读,把进图书馆当成家庭的一件共同兴趣活动,更有利于家庭共读氛围的形成。

陈钱林:首先要提倡自由阅读。知识如粮食,孩子生长需要粮食,五谷杂粮均衡就好,并不一定需要什么特别的粮食清单,更没必要非要吃哪个品种的粮食不可。其次,要将阅读与说话结合起来。我的孩子在小时候,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受,都会对我说。不管他们说什么,我几乎都表扬。表扬多了,他们就更喜欢对我讲。与孩子讨论读书体会,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本身也是让孩子品尝阅读快乐的过程。

阅读的价值,主要在于引领精神成长。我特别倡导亲子共读名人传记。名人传记,更利于触动心灵。共读之后,亲子对话,其乐融融。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是孩子不知道是被教育时,教育已经发生了。亲子阅读、亲子对话,特别能达到这种“无痕教育”的效果。

为了更好言传身教,家长可以读哪些书?

吴欣歆:家长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看学校推荐孩子看的书,经典新读或重读,都会有收获。从指导孩子的角度,我推荐一本自己的书《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这本书梳理了基本的阅读方法,也有一些阅读活动的建议。还有《终身成长》,这本书传递了一种理念——如何连续地、全方位地成长。通过书籍实现全家阅读、终身成长,实在是美好的生活图景。还有我主编的“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系列丛书”,其中包括如何阅读《边城》《红楼梦》《老人与海》等,都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共读的书。

吴小霞:与孩子沟通方面,可以阅读《别让不懂沟通害了孩子》《父母对话青春期》《有能量的父母话术》《父母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在陪伴孩子方面,可以阅读《真正的陪伴》《深度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想更好了解孩子的青春期,可以阅读《解码青春期》《读懂孩子》;想提升父母自身成长,可以阅读《什么是最好的父母》《不成熟的父母》《奶蜜盐》;在如何帮助孩子成长方面,可以阅读《学习其实并不难》《自律的孩子有大格局》。

汪正贵:我推荐《正面管教》这本书给家长朋友。这本书的作者提出,家庭教育既不应当是管控与惩罚,也不应当是放任自流,而应当是温和而坚定的正面管教。书中提出的“自然后果”与“逻辑后果”的家庭教育原则,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专家著作推荐】

《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

吴欣歆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系列丛书》

吴欣歆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

《教育从何处出发》

汪正贵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

《创意班主任:30招让班级管理妙趣横生》

吴小霞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陈钱林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

标签: 理论基础 家庭成员 帮助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教育圆桌派」给家长的阅读修炼手册——家长如何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第九年被写入政府...更多

2022-03-11 05:42:59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劳动课堂“搬”到农场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白宇平吴长奎记者欧金昌)“这是生菜!”“那是蒜苗!”“那是...更多

2022-03-11 06:03:50

厦门市集美区:成立家教指导中心 构建“1+3+N”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熊杰)近日,厦门市集美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更多

2022-03-10 20:28:46

方复全代表:支持中学教育师范生本硕连读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武文君唐琪)作为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方...更多

2022-03-10 19:44:04

青岛各级学校师生(不含莱西)首轮核酸检测均为阴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青岛3月10日讯(记者孙军)今天下午16:00,记者从青岛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更多

2022-03-10 19:37:09

青岛莱西:号召全体师生及家长万众一心抗击疫情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孙军)近期,青岛莱西市及周边地区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更多

2022-03-10 20:03:26

疫情下,守护特殊的课堂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陈锐军陈宋釜记者刘盾)“请同学们看看PPT上的图片,你们发现...更多

2022-03-10 19:51:28

青岛莱西七中:疫情下,学生懂事得让教师心疼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孙军)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突发的疫情,让青岛市各级各类学校...更多

2022-03-10 19:52:18

中国教科院副院长陈如平研究员:提高教学质量,要

中国教科院副院长陈如平研究员:提高教学质量,要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多

2022-03-10 15:40:10

给“双减”后老师的建议:老师要用自己的成就影响

给“双减”后老师的建议:老师要用自己的成就影响更多学生更多

2022-03-10 16: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