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玉)新冠疫情之下,辽宁省高校实行全封闭管理,77万名大学生留守校园。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学生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日前,辽宁省教育厅印发专门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人文关怀和服务保障,安排党员干部、学工队伍下沉一线,及时听取并反馈学生诉求,妥善解决学生困难和问题,为大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辽宁要求,各高校党委统一建立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宿舍)联系学生制度,辅导员、班主任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制度,面向全体学生做心理健康普查,集中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团体辅导。学校辅导员等专职管理人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选派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充实寝室长队伍,鼓励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危机事件,共同做好线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给各级各类学校师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辽宁省还开通学校公益心理援助平台。各高校纷纷组建心理专业团队,开设“疫情应激反应的自我调适方法”“疫情中如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等心理慕课,开设“在线问诊”平台,组织开展系列网络专题活动和心理健康讲座、“325·善爱我”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教职工心理健康云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理念。
据悉,辽宁省教育厅第一时间开通的辽宁省学校公益心理援助平台,已面向省内师生提供咨询服务600余人次。“辽宁高校心理阳光大讲堂” 第四期线上讲座,累计有3.9万人次在线观看,学生们线上与主讲教师积极互动,讨论热烈。
春季是毕业生求职应聘的重要时期。辽宁明确,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就业指导,与各招聘网站合作开辟岗位、联系毕业生家乡所在地企业等,帮助毕业生参加网上咨询、面试,尽最大努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焦虑问题。
辽宁要求,各高校密切关注特殊学生群体,针对家庭生活出现临时困难、自己或家人感染新冠肺炎、有重大疾病学生等不同群体,采用灵活多样的心理疏导方式,提供心理服务绿色通道。
作者: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