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给学生”到“教会学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3-31 09:47:19

教书已近三十年,回想起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大概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工作初期、专业成长期、专业成熟期和专业高原期。四个不同时期,我的课程形态也有所不同,以其中4节作文评改课为例,谈谈我的专业发展之路。

初期并非一帆风顺

教学生阅读写作是语文教师的工作,但对我来说,作文评改课教学能力的成长却并非一帆风顺。

在工作初期,我只会激情朗读范文,再不时加几句个人感慨。台下被朗读到的学生或喜悦,或害羞,眼神中都有一丝自豪。而其他同学,要么凝神静听,要么频加赞赏,但我又从所有人的眼中察觉到一丝茫然。

下课了,几个学生围过来,很真诚地对我说:“老师,这文章是挺棒的,但我们学不来呀!”

“怎么会学不来呢?”

“知道它好,可说不出好在哪儿呀?”

我一下子愣了,学生说不出好在哪,我能说出来吗?于是,我只好打哈哈:“好文章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呀。”

“可是您说说我那文章该怎么改呀?”

我立刻尴尬了。不久,我便听到这样的声音:“何老师根本不会讲作文,他自己也不会写。”

然后,我看到一些学生兴冲冲地拿着作文来语文组,我以为他们是来找我的,结果他们一看到我,假说走错后就离开了。

再过一会儿,我离开了语文组,然后看到那几个学生又兴冲冲地走进语文组——我明白他们是找我的同头教师去了。他们在我这里没有收获!

彼时,我的作文评改课只处在简单感悟阶段。不只作文课,阅读课也一样。学生期盼着我对课文的分析,我却只能简单重复一下文本表层信息,这样的课是不可能获得学生信任的。

课开始有了味道

送走第一轮高中毕业生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刻苦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和基础写作能力。我进入了专业成长期,课开始有了味道。

阅读课上,我的深入解读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写作课上,我既能对学生作文优劣作出精要评判,又能下水修改,给学生做良好示范。

语文学习中常存在知行不统一的问题,谈理念头头是道,可真要做出个样子来,往往就会卡壳。写作文也一样。此时教师的示范非常有用。

一个学生塑造了一个不屑于田忌赛马策略、不惧失败敢于挑战强手的网球选手形象。但集体评议后,同学们认为此文人物形象单一,人物行为也不甚合理。怎么改?我用他的素材重新编排,增加了矛盾冲突点:既肯定主人公敢于挑战,也提出了主人公的坚持导致同伴利益受损的矛盾。

这样的冲突使人物内心极为挣扎。矛盾如何解决,摆在读者面前,文章的张力顿时加大。读完修改文后,全班同学鼓掌叫好。

写作课的下水示范、阅读课的精当分析让学生敬佩有加。教师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这对于优秀学生有着极大启发。但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做到如我一样?

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学生的精彩才是教师的精彩,这句话不应该只是口号,学生的精彩本来就应该是每个教师专业水平的体现。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是什么”,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和“怎么办”。

2020年,白衣天使的抗疫精神感染了我的学生,他们有写抗疫文章的冲动,但从有创作动力到写成文章还有不小的距离。

一个学生把她的文章拿给我看。作文命题是“在路上”,作者写主人公“我”是武汉医院的护士,主动留在医院要求承担重任,结果却被护士长派去给一个小女孩儿病患买饼干,买来饼干后患儿很感动,不再慌张;又写到护士长和她的儿子只能远远相望不能相拥;接着写到众多医患的无私奉献让“我”觉得抗疫奋斗之路并不孤单。

她所选的素材都来自新闻报道,作者的情感也是真诚的,但文章却显得一般化。问题在于知道什么素材可用,但对于这个素材如何服务于自己的写作主旨并如何挖掘素材的精神价值不甚了然。

我启发学生:“题目要求是‘在路上’,但是我们写抗疫奋斗之路并不擅长。何不换一个角度,把这个‘路’定义为我们对护士职业的认识变化?”

学生似有所悟。我提示:“护士给病患送饼干,当然能体现关心,但一个护士的价值肯定不只体现在关心上,要把关心和护士职业结合起来。”

学生明白了:“一个好护士要有高超的护理技术与爱心。文章可以设计为‘我’先以为自己做护士就是做护理,其实‘我’对护士的理解还差得远。”

我立刻赞赏并继续启发:“太好了。你们再想,送饼干对于治病没有直接意义,如果想让它有意义,这个意义应该是什么?”

学生答:“心理抚慰。”

这种辅导课是我作文评改教学的常态。它使学生理性认识习作,学会修改文章,进而逐渐掌握写作知识。

教师教学生,不仅要告知结论,更要告知结论的得出过程和应用价值,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最终掌握学科方法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深度学习。

用问题引导学生反思

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成长初期凭着一股单纯热情教书,教材与学生都没有吃透,所以只会喊口号、谈感悟。在专业成长期和专业成熟期,自认为在吃透教材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就有了这两个阶段的课堂形态。从专业荣誉看,我也算是有所斩获。但对我而言,学生的真实发展才是对我职业生涯的根本评价。这些年,我总有一种遗憾:课讲得再漂亮也只是我“讲”得漂亮,学生的真实学习、真实发展在哪里,我似乎并没有梳理清楚,自认为我还只是在“交给”学生知识,而不是“教会”学生知识。

处于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对学生语文学科认知规律的思考是我寻求突破的方向。我想,不管课程、教材如何变化,也不管教学方式有哪些变革,“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永远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也是教师要永远追求的。

在这个阶段,我更追求下面的课程样态。

学生在向我讨教如何修改作文时,我并不急于讲解我对该文的理解,而是先给他提一些问题。

一个学生找我讲解2021年全国高考卷的一道作文题——扬雄的“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他的文章除了审题有误之外,下笔之前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主旨并未想清楚,同时他所举的事例与文章观点的联系也缺少阐释。如果在以前,我会直接告诉他我的看法。如今,我这样问他:

1.如果你想以“要想实现理想必须付出努力,秉持恒心,真诚以对”作为中心论点,可否在文中找找你想表达此观点的针对现象。

2.你举的网上学习的例子,是否可以与“付出努力”相关联?请阐释一下。

3.“付出努力,秉持恒心,真诚以对”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可否如扬雄那样打个比方?

…………

这些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反思写作思路,我的问题就是反思的路径。学生的回答也许并不能完全达到我的期待,但他的回答就是他提升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作之初的认知状态,接下来的辅导与优化就更有针对性了。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31日第4版

作者:何杰

标签: 一帆风顺 田忌赛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从“交给学生”到“教会学生”

教书已近三十年,回想起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大概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工作初期、专业成长期、专业成...更多

2022-03-31 09:47:19

青岛教育数字化搭上“国家快车”

■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本报讯(记者孙军)“近3年来,青岛市投资10 39亿元用于更新升级...更多

2022-03-31 10:04:15

巧用联合培养解来华留学难题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既阻挡了国内学生赴海外学习的脚步,也给来华学习的学生造成一定困难。如何...更多

2022-03-31 08:57:42

幼儿教师的一次特殊家访

3月28日下午,山东省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幼儿园的保教主任陈为超,与镇村一体化管理的长岭幼儿园教师李...更多

2022-03-30 20:04:04

河北乐亭:“云端课堂”也精彩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周洪松通讯员王宏)“文能提笔书锦绣,武可跃马定乾坤。辛弃疾就...更多

2022-03-30 19:51:22

武夷学院:打出帮扶学生就业“组合拳”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龙超凡通讯员代天喜李元芳)日前,福建省武夷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更多

2022-03-30 20:03:00

广西:边境0—3公里范围内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免费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周仕敏通讯员冯竹青)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更多

2022-03-30 19:50:28

辽宁:做好疫情背景下线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刘玉)新冠疫情之下,辽宁省高校实行全封闭管理,77万名大学生留...更多

2022-03-30 19:47:50

博雅文化成就博雅少年

渊博的知识、优雅的气质是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天润小学“博雅文化”的重要内涵。学校让教师和学生深...更多

2022-03-30 10:08:38

时间有限 方法无限

作为重庆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我们要走进城市、乡村的每一所学校,帮助每一位教师发展成长。这看起来...更多

2022-03-30 10: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