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备受全球瞩目,在历次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芬兰学生的阅读素养成绩均名列前茅,这与芬兰学校教育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密不可分。芬兰在国家课程方案中强化阅读课程设置,倡导全学科读写教育,学校通过强力推进多样化阅读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开设专门阅读课程,将读写教育贯穿于所有学科教学。芬兰学生具有较高阅读素养主要得益于国家对阅读的重视,芬兰《基础教育法》明确规定,在课程设置上优先保证培养阅读兴趣的课程。2014年修订的芬兰《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明确在中小学阶段开设《母语和文化》课程,阅读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母语阅读训练。除母语课外,芬兰中小学还每天单独开设一节一小时阅读课,由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以及阅读交流。除了专门的阅读课程外,芬兰还将多元读写能力确定为学生应具备的七大横向跨学科能力之一,要求从学前到初中各个学段,所有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理解、分析、运用本学科不同类型文本的能力。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芬兰阅读课程标准提出母语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自发阅读,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乐意开展阅读,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阅读。例如,教师会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文本,利用多媒体等媒介形式,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快乐阅读、主动分享,形成良好的阅读体验。据统计,41%的芬兰学生认为阅读是他们最喜爱的业余活动之一,女生所占比例更高。芬兰还大力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
通过多样化教学和支持举措,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芬兰在阅读教学上,不仅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阅读材料也形式多样,既有连续性文本也有非连续性文本,既有纸质文本也有电子文本。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阅读方法指导,既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也创造条件让学生交流互动,开展小组合作。为了甄别儿童早期是否存在阅读困难,芬兰开发了阅读能力评估系统,专门针对4—5岁孩子的阅读能力进行测试,评估孩子在上小学前是否具备阅读能力,及时提供协助和干预。芬兰教育部还加大了政策支持,发布《儿童和青少年阅读和阅读技能发展指南》。此外,芬兰大力推进阅读网校建设,开展互联网阅读课程,助力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为了更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芬兰定期举办读报周、杂志日等活动,其中“读报周”活动每年都会在芬兰各中小学举办,教师借助报纸或报社提供的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和从报纸获取有益知识的能力。学校还与当地书店、图书馆一起举办书籍推介或作家展示活动,邀请作家参加学生读书活动,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生活感悟。此外,芬兰教育部还牵头联合多家公共图书馆共同推进“快乐阅读项目”,助力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芬兰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会不定期举办读写论坛、读报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教师报》2022年04月13日第3版
作者:李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