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教研室,硕士研究生佘同学在家人的陪同下,向导师、同学告别。佘同学是一名孤独症患者,看着他依旧局促但眼神中流露出的不舍,回忆起近3年的磕磕绊绊与辛苦付出,这一刻,导师谢文贤深深感到了欣慰,她觉得“值了”。
佘同学是应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2岁半时便被诊断出患有孤独症。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等,因缺失了社会化学习的能力,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让父母稍微宽慰的是,除了语言沟通及社交能力较低、不能准确理解社会规则外,佘同学的学习能力同健康孩子很接近。
为了能让佘同学正常随班就读,除了带他接受康复治疗外,全家人也或多或少地学习了干预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巧。通过游戏引导学习,对佘同学进行系统化的干预训练。“为了提高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每天都会给他讲一个寓言故事,这个习惯我们坚持了20多年。”佘同学的父母说。
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与艰苦的训练下,最初被认为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沟通,需要终身陪护的佘同学,学会了弹钢琴、画画,可以为同学解答数学问题,并一定程度上能自主学习、生活,还在数学学习方面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爷爷奶奶都是数学老师,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从小便很喜欢学数学,解题的正确率还挺高。”母亲孟亚玲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2015年,佘同学在江苏昆山参加高考,考入齐鲁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8年12月,他参加了研究生全国统考,其中专业课数学分析考了148分,是当年该专业考生专业课成绩第一名。
2019年3月,佘同学来西工大参加研究生复试。面试期间,老师们就感到了他的与众不同。关于是否录取,学院也有过犹豫。“但每个人都有追求发展的权利,作为高校老师,更应多些包容关爱,尽可能地让他有更好的人生。”院长聂玉峰说。
随后,学院领导及导师谢文贤详细了解了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同父母专门研讨了入学后对他开展学业生活帮扶、日常教育管理等事宜。谢文贤老师还自学了部分心理学、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以便及时准确地进行干预引导。
硕士第一年以课程学习为主,因为语言及社交沟通存在一定困难,佘同学时常会出现各种状况。但师生们的尽力帮助,让他不再孤独离群。学院副书记张莹、辅导员陈亚萍反复协调,根据个人习惯为他调整了宿舍,只要有机会便与他一起聊天、吃饭。同专业学生党员干部还成立工作小组,轮流开展帮扶。
发现佘同学比较擅长理论学习,如随机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高等随机过程论等科目都考到了95分以上,分析学更是得了满分,谢文贤马上调整培养思路,整理出相关领域的科研论文,随后安排他翻译文献、研推文中研究方法、整理读书笔记,为之后的科研工作“铺石开路”。
了解到佘同学存在不能很好地筛选和梳理语言信息的情况,谢文贤就将指导内容形成文字稿,并详细标注开展相关工作的步骤。他认识问题视角特殊,谢文贤就在自己办公桌旁专设一个座位,方便随时干预,给予有效反馈。
对佘同学来说,最难的还是撰写论文,“必须提前规划好提纲和各章节标题,让他尽可能围绕主旨凝练观点、组织语言,每个章节,我们都讨论修改了不下10遍”。
“投入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值么?”面对疑问,谢文贤的语气中有了一抹温柔,“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母亲,将心比心,我希望帮他拥有正常的人生,甚至可以是更加美好的人生。”(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冯丽 通讯员 付怡)
作者:冯丽 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