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出富有学术力量的县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4-24 18:56:40

全面加强县中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比较繁多,但我认为教师队伍建设是县中发展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尤其需要在提高教师“学术”研究力、影响力、辐射力上下功夫,创设更好的学术氛围,引领更多教师潜心研究,切实提高育人水平。我所在的浙江省海宁市高级中学(简称“海高”)历经近十年学术类高中办学的实践与探索,一直致力于创设校内学术氛围、搭建学术平台、建立学术机制、举办学术活动,办出富有学术力量的县中。

一、学校“学术性高中”发展历程

我校在长期探索中,在“猛进如潮”校训的感召下,逐渐确立了“省内示范彰显、国内特色明显的学术特长类普通高级中学”的办学目标,以及把学生培养为“富有学术潜力、兼具职业能力、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高中生”的育人目标。根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形成了“实施全人教育,促进个性发展,培育海宁新名人”的办学理念。结合对海宁名人文化的研究,我们用“学术”一词来涵盖海宁新名人的特征。这里的“学术”是指“在特定的领域中,对事物有所思考,对实践有所创造,对生活有所革新”。我们把“对事物有所思考”定义为“学术潜力”,富有学术潜力是希望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为大学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依据对学校所在区域办学的功能定位,对学校长期办学过程的科学分析,对学校毕业学生的追踪分析,我们把学校的办学特色明确为“学术特长类”,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为学生提供的“教育要富有学术力量”;二是培养的“学生要富有学术潜力”。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让我校在学术特长办学上能在省内具有示范作用,在国内成为这方面特色明显的县域普通高中。

二、学术力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关系

要培养富有学术潜力的高中学生,需要富有学术能力的教师,进而营造学校浓厚的学术文化。要培养富有学术能力的教师,就需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所没有学术引领的学校,在课程建设上必然是亦步亦趋,缺乏创新;在教师发展上必然是得过且过,缺少探究;在教学质量上必然是“小富即安”,缺少进取;在文化建设上必然是应试裹挟,缺乏特色。

我校作为海宁县域内最优质的高中学校,承载着海宁人民的厚望,需要更大的发展,“学术力”的提升成为学校新阶段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提升学校学术力的举措

(一)让学术有地位

1.更新学校管理模式。学校原先实施了多年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校级领导每人分管一个年级,年级部统筹靠前管理本年级的教学、德育、教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这样的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但对于学校来说,弱化了教研组的作用,影响了学术工作的地位。从2017年起,我校开始实行条线管理,尤其是全校统筹教学线和科研线的工作,增强了学术工作的地位,消除了降低专业化发展的风险。

(1)学校领导:由管理思维到学术思维。学校领导不再仅以行政管理思维来开展工作,而是考虑如何围绕学校学术性发展来开展工作。不再仅从管理者的角度去要求教师和学生,而是围绕如何提高教师的学术力、学生的学术潜力,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科学决策。

(2)教师:由教学指导到学术引领。在突出学术地位的管理模式下,教师愈发意识到,要上好课必须在备课中渗透学术思维和学术方法,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必须关注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实证思维的培养,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3)学生:由服从管理到学术发展。在突出学术地位的管理模式下,要逐渐激发学生的学术潜力,让学生阅读力、思辨力、实践力、学习力得到全面发展,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

2.加强学术研究保障。提升学校学术力,需要方方面面的保障支撑。

(1)建设学术中心,让学术交流有场所。为彻底改变学科教研组分割为备课组带来的教研凝聚力削弱的问题,从2018年开始,学校谋划调整教师办公场所的配置,尽量让同一教研组的教师在一起研讨。经过3年的努力,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建设了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学术中心。新的学术中心里,一个教研组安排一间学术研究室,研究室内配有办公系统、会议系统、远程视频系统,便于随时随地开展全组性教学研讨活动和网络教研。学术中心的过道走廊等公共区域展示各学科组的优秀团队、特色亮点和研究成果。学术中心还设有专题研讨室,便于教师进行小型研讨会。学术中心的建设为以学科教研为中心的新研修样态提供了充足保证,为提升学校学术力提供了硬件保障。

(2)独立设置科研处,让学术引领有方向。2013年,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处,合并原有的教科室和人事室,兼有教育科研、教师培养、人事管理的功能。随着学校“学术特长类高级中学”办学目标定位的日益清晰,现实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和名优教师梯队建设。2021年,学校重新分解了原教师发展处的职能,将教科研和教师培养方面的职能并入新成立的科研处,由专门处室引领学校的科研工作,为提升学校学术力提供了组织保障。

(3)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让学术指导有力量。学校自2016年起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负责学校课题、论文等科研成果的审核,参与学校各类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受到教师的欢迎。近年来,我们对学术指导委员会进行重组和人员扩充,确保在评审过程中各学科成果得到公平客观的对待。学术指导委员会设立一个“常务委员会”,由主管科研条线的校领导和部门领导、区域名师组成。近年来评上且在任的海宁市级以上名师悉数进入学术指导委员会,确保其专业性。

3.完善学术管理制度。为了推进学校的学术力建设,激励教师自觉提升教科研水平,学校推出、完善了一系列制度,确保学术管理“工具箱”不断扩大。

(1)科研管理制度。根据教育科研形势变化,近年来修订了《海高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管理条例》(第5次修订)、《海高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海高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条例》(2021年修订)、《海高教育教学论文写作规范》(2020年修订)。每次修订都预先征求学术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充分讨论后定稿。

(2)听评课制度。教师学术力不仅体现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中,更需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2017年以来,学校推出周五听评课活动。每周五下午最后两节安排全校各教研组开展听评课活动。各教研组安排专门教师上公开课,课后进行即时评课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学术视野。为了推动全体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加深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理解,形成以学术思维开展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学校于2019年开始制定推门听课制度,重点关注教师教学设计的精准度、教学实施的有效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听课过程中采用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做好课堂实录,为课堂诊断、教学研究积累原始资料。

(3)课例研究制度。学校有课例研究的传统,每年要求各备课组根据校本研修主题完成规范课例研究报告。课例研究主题要求备课组讨论申报,经审核决定后再实施。要求开研究课的教师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听课教师必须写出听课建议,开课者讲述设计的意图及达成度,最后形成课例研究报告。这样的课例研究,引导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理论—实践”研讨活动。

(4)人才管理制度。在教师学术力建设方面,学校紧紧抓住青年教师培养和名优教师培养两大重点工作,修订完善了《海高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培养管理条例》《海高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培养方案》《海宁市高中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等。

(二)让学术有平台

学校创设各类学术活动平台,为教师参加学术研讨、展示学术成果、扩大学术视野提供有力的支撑。

1.举办学术论坛。由学校课程教学处牵头,每年举行为期一个月的“鹃湖学术论坛”活动。比如2020年的主题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安排了教学展示、专家报告、校本作业展评等活动。2021年的鹃湖学术论坛活动邀请了更多学校和专家参加,围绕“构建思维课堂、促进深度学习”主题,举办专家讲座、学科专场、青年教师主题论坛、学生学术活动展示等,成效显著。

2.建好市级学科基地。在长期的发展中,我校部分学科在嘉兴市乃至浙江省内有了一定影响,逐渐形成了知名学科教学基地。2008年我校物理教研组成为嘉兴市学科基地,2021年英语教研组成为新一批嘉兴市学科基地。

3.成立名校联合机制。我校积极开展与省内高中名校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2012年起与杭州二中开展合作办学,创办“杭二合作班”,定期组织教师到杭二中跟岗学习,邀请校长教师到校指导。近3年又与余杭高级中学、温州平阳中学、浙江省新高考名校联盟(Z20联盟)等在高考改革、学生培养、课堂教学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探讨。

4.建设校内学术团体。组建“中心课题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带动本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把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学术力的提升。成立“赞山教师读书会”,引导教师在教学之余从事专业读写活动。“青年教师学习班”每月开展学习活动,持续深入进行专业阅读、课堂教学研磨、试题命制、课题研究等活动。

(三)让学术有品质

1.高校合作提升学术层次。2012年我校开始与华东师范大学进行合作办学,创建“华师海宁”教育论坛,成立华师海宁教育集团。2014年,学校成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专门成立华师海宁高级研修班,华东师大教授对海高教师进行高位的学术指导。2020年开始,清华大学郑建华教授在我校建立“清华大学大中衔接”项目学习基地班,每年组织数学教师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学习提升。同时依托省内的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进行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工作。

2.名师工作室创品牌。2017年下半年开始,由我校的5位嘉兴市名师牵头提出了关于成立名优教师工作室的教代会提案,经过近3个月的酝酿、论证,学校充分研究了教代会代表关于成立名优教师工作室的倡议,成立了语文、物理、历史、数学、技术五个“海宁市高中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由我校嘉兴市名师以上名优教师主持,每个工作室聘请一位高校专家和一位中学特级教师担任学术指导专家,涵养学术品质,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名优教师,引领学校教学。语文工作室在主持人姚若丰老师的带领下,依托“姚若丰名师工作室”之江汇网站,加强互动交流,提倡专业阅读,实现线上教研,工作室案例被评为全国创新案例、浙江省典型案例。历史工作室在特级教师朱能主持带领下,以浙江省高中历史优质课、教育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施教、新教材配套资料教学设计、作业本和学习图册编写等项目为抓手,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新教材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3.深化教改创特色。近年来,学校以提升教师学术力为目标,分别开展了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辅助策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管理实践等研修项目,涵盖了教师课程建设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等基本学术能力,收到了良好效果。

教师学术力不仅体现在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方面,更应该体现在带着学术眼光去实施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撑方面。2017年,学校开始引导教师重视学科资源建设,大力提倡教师参与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每个教研组都指定专人建设教研组展示页面,成果资源数量大大增加。教师空间“也无风雨也无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教育空间。

4.学术活动提品质。学校多次高品质承办浙江省和嘉兴市教研学术活动。2019年12月,我校承办了浙江省语文疑难问题解决——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活动,高中语文课标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现场作了专题报告,给予教师理论的提升;各地名师专家的研讨交流,让我校教师加深了对理论和教学的理解。2021年我校承办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物理专题培训活动,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100多位物理学科专家、教师齐聚海高,立足新课程、新教材,基于核心素养,破冰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问题。

我们相信,不断提升的“学术力”必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县中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沈忠杰 作者系浙江省海宁市高级中学校长)

《人民教育》2022年第7期

作者:沈忠杰

标签: 清华大学 管理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办出富有学术力量的县中

全面加强县中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比较繁多,但我认为教师队伍建设是县中发展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更多

2022-04-24 18:56:40

家校合作新思路:一家经验变千家榜样

合作一直是山东省胶州市常州路小学的办学灵魂。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合作育人,共赢未来”,学校几代教...更多

2022-04-24 19:05:12

多久没问过孩子:你开心吗?

前段时间,因疫情防控需要,某地临时发出紧急通知,凡是周末参加了校外线下课外班的学生都要居家学...更多

2022-04-24 19:06:52

种下良好师生关系的种子,才能开出爱与美好的花

从我带班经验来看,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从“手机依赖”和“游戏成瘾”开始的。但在家长...更多

2022-04-24 19:03:18

家委会的初衷及职责究竟是什么?

家长委员会是中国基础教育基层实践的产物,它的出现拉近了家校关系,有利于家校的沟通,今天家委会...更多

2022-04-24 18:49:05

当好校长需要一些特殊的智慧

很多校长都是教师出身,当他们第一次走上管理岗位时,就会发现新岗位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会有很大的不...更多

2022-04-24 19:00:00

宁夏启动校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银川4月24日讯(记者张贺)记者今天从宁夏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全...更多

2022-04-24 18:58:34

四川:着力解决好教师安身问题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鲁磊)近日,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教师...更多

2022-04-24 19:02:21

在春光中享受阅读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浙江省湖州市仁皇山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第七届“春·阅”读书节系列活动,通过...更多

2022-04-24 09:48:48

打破单向度,破解家校失衡难题

对入学儿童而言,家校关系是一种自然产生联结的社会性纽带关系。学校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教育机构...更多

2022-04-24 09: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