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和一位小学教师有过一次关于幼小衔接的对话。他提出:我们能不能提前将规则教育渗透到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进入小学居然不会排队。我说幼儿园有规则教育啊,你们需要排什么队呢?接下来他细细说明了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排的三种队形,一是放学的队(根据上下学出行方式划分),二是做操的队(根据个头高矮排序),三是吃饭的队(每组有个能干的会管纪律的桌长)。听完之后,我明白了,也就是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就要熟记3种组合、前后6个陌生的小伙伴,这对于入学第一天的6岁孩子来说是不是一种认知上的挑战?孩子们根本记不过来谁是谁。
事后,我把这位小学教师的烦恼在一次教研活动上说给幼儿园教师听,教师们第一反应是为什么吃饭时一定要有一个孩子管着其他人?可以告知孩子们哪几张桌子是本班的,孩子们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座位,用餐过程中如果发现纪律问题,教师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商讨一个班级公约。其实,当时我也和这位小学教师说到了这个观点,幼儿园从中班开始就让孩子自己取餐,自己做餐后整理,发现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小学生为什么不能?他笑了笑说我太理想化。
为什么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我把它归结为文化之“隐”。这些年,儿童本位、儿童中心、儿童在前、儿童第一等口号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只有当它反映在思维模式和行事方式之中时,文化的隐形力量才显现出来。正如程红兵在《学校文化从宏大走向细节》一文中所说:“概念只是学校文化的躯壳,没有充实的人文价值的教育生活细节即教学细节、教育细节,学校文化便是一个没有灵魂与精神感染力的大的空壳,就像干瘪的谷粒一样。”
2022年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提出,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注重案例教学,选择、设计和运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探究、讨论,提高学生的价值辨析能力。在课程评价部分强调,要着重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表现出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行、法制观念,以及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核心素养发展综合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强调,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简而言之,我们都认同“生活即教育”。然而,当我们真正去落实时,却往往为了尽快得到一个结果,而舍去了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那么,我们究竟该舍些什么?我认为,我们一要舍去急功近利的心态。为了促进新生尽快步入正轨,开学第一个月,广播操比赛、合唱比赛、班级常规评比,各种训练、评比应接不暇,孩子们的心理不能适应,教师的身体不能承受。我们把种种副作用归结为幼小衔接不到位,却忽略了孩子们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后,究竟好奇什么,期待什么,欣喜什么,困惑什么……这是孩子们崭新的生活,他们在这个生活过程中获得了什么?发展了什么?他们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他们在何时、因何事建立了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的自信?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二要舍去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如果我们允许一些孩子后知后觉,比别人适应得慢一些,学会得晚一些,偶尔给集体拖了一次后腿,在期待与鼓励之中,树立他们追赶小伙伴的愿望和信心,那么,这样的班集体将会是孩子们感受到爱与尊重的精神家园。
何谓儿童本位?儿童本位意味着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想问题,从学理出发,重拾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常识,理解儿童在该年龄段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任何超越其能力范围的学习都是拔苗助长。儿童本位还意味着站在国家育人方针的角度想问题,从法理出发,研读国家规定的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真正理解每一条教育目标与建议的真正内涵,落实在日常教育生活之中。
(作者系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中心幼儿园园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05月15日第2版
作者:杨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