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媒体报道,重庆市南川区青年教师协会尽管去年才成立,但经过一年多时间,目前已促成38名青年教师走进婚姻的殿堂。除了组织联谊和兴趣小组活动之外,南川区青年教师协会还组织各乡镇学校在南川城区相对集中的地方统一租房,让单身青年教师能回到城区过周末,也便于他们参加协会的各项活动。
2020年8月,临近秋季开学,7位青年女教师集体申请工作调动,理由都是因为不是当地人、在老家处了对象。事后,通过深入调研,当地教育部门发现青年教师往往面临交友圈狭窄、休闲活动相对单调、城区无住房、单身教师成家困难等诸多问题。
在不少地方,青年教师尤其是在乡村工作的青年教师,都面临着类似问题。一到周末,留守在学校的青年女教师就成为了“留守老师”,除了家访,就只能在学校附近闲逛,显然难以满足她们的精神诉求和情感需要。
摸准了症结,“对症下药”自然会得到热烈回应。青年教师协会吸引了全区未婚青年教师409人全部加入,全区教育系统70余个单位全部成为会员,还有不少友好单位捐赠物资和现金。说到底,青年教师协会的成立不仅为教师“脱单”提供了平台,也同样为其他单位的年轻人进入婚恋提供了便利。同在当地工作的两个年轻人喜结连理,在当地安家扎根,真正实现了“留心留人”的目标。
青年教师协会不仅具有社交、婚恋交友的功能,还具有学习培训的作用。在知识更新加速迭代、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当下,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教师才能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才能给教育教学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
虽然工作和生活有时候会有交集,但二者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场域;不少平时在乡镇学校任教的青年教师,也渴望回到城区过周末。让青年教师在城区有房住,青年教师往返城区和乡镇的路费也给予“制度补血”,真正做到了想青年教师所想,急青年教师所急,让青年教师更有获得感、更有希望、更有奔头,自然会增强青年教师“留下来”的意愿和动力。
乡村教师犹如点点烛光,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发展注入力量。农村娃娃的未来,需要乡村教师的坚守;乡村教师的成长,也需要制度的护航。不论是提高薪酬待遇,还是在职称评审上给予政策倾斜,抑或是关注乡村教师的婚恋和居住等诉求,尊重和善待乡村教师需要更多换位思考的体谅和将心比心的成全。青年教师协会这类创新犹如一根社会联结的纽带,不仅有助于让乡村教师嵌入更多社会网络,也有助于个体的素质提升,还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和城市融入,值得点赞与借鉴。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28日第2版
作者: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