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老同”习俗由来已久,是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人因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谈得来,认为可以长期交往,便结交成兄弟姐妹。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打老同”习俗已有所淡化,但在乡土气息浓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拟亲缘关系仍然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石山区的“打老同”习俗,展现了各民族社会成员之间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团结一心的人际关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作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调研,了解少数民族地方风俗。利萍 供图
(相关资料图)
结拜——“打老同”的源起
“打”也称作“认”,有结拜之意。“老同”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为“老庚”“同庚”,因而,“打老同”也称为“认老庚”“认同年”“挨伙计”“打同年”。“打老同”习俗源于古代很多民族都流行的结拜行为,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古代文学著作中常有对结拜现象的描写,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中的“义结金兰”,这些都是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社会成员之间通过举行相关仪式互相结拜的记录,最典型的仪式是对天、神起誓,结拜时有一定的誓词,比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并且不受年龄的限制,结拜时按年龄大小排名,以长为尊,在生活中以兄弟姐妹互称,互相帮助,结拜关系较为持久。
古代的结拜是“打老同”习俗的雏形,“老同”一词一般出现于瑶族和壮族、汉族社会交往中。起初,“打老同”常见于本民族之间,后因环境条件、社会舆论、家族影响等逐渐发展为不同民族的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认老同”,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发展。可见,“打老同”习俗已逐渐发展为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之一。
时代催化“打老同”习俗的多元演变
“打老同”虽然最初源于结拜,后融合了民族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就瑶族习俗来看,随着时间的迁移,“打老同”在对象、年龄、性别、仪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本民族结交到跨越民族结交。瑶族的“打老同”最早发生在瑶族内部无血缘、无姻亲等亲属关系的社会成员之间,只要彼此在年龄上相近,在生活上志趣相投,相处得称心,认为有结交的需要,便可自愿结交为“老同”。若是未成年人,则需要在双方父母同意的前提下结交为“老同”。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打老同”习俗逐渐延伸到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成员的交往中,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
对年龄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同年生。汉族之间也存在“认老同”的结交方式,但一般只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才会“拜把子”。而瑶族的“打老同”习俗起初也限定为同年同月出生的两个人才能互相结交为“老同”。不过,随着发展的需要,结交“老同”在年龄范围上稍有扩大。根据结交双方的年龄差异,“老同”在称呼上也稍有区别,同年同月出生的两个人结交为“老同”一般被称为“真老同”,年龄相差稍小的两个人结交为“老同”一般被称为“斜角老同”,若双方年龄相差偏大的被称为“忘年老同”。
出现异性结交。瑶族“打老同”习俗多数发生在男性之间,但后来逐渐出现了女性之间相互结交“老同”的现象,如电影《雪花秘扇》中讲述的就是女性之间相互结交为“老同”的故事。在生活中,不仅同性可以结交“老同”,异性之间相互结交为“老同”的现象也多有发生。有的异性通过结交为“老同”发展为恋人关系,而没有发展为恋人的也以兄妹相称,关系非常融洽。随着时代的发展,“打老同”习俗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反而在民族交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结交仪式有所简化。过去,瑶族“打老同”的仪式主要有迎“老同”、舞狮表演、送“老同”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情和礼的形式逐渐简化,“打老同”风俗在仪式上也有所简化,不需要隆重的仪式,有意向结交为“老同”的两个人分别到对方家里拜访,同吃一顿饭便可。虽然仪式简化了,但是民族习俗的文化内核并没有褪色,反而因结交仪式简单而使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更频繁,促进了习俗的传承。
“打老同”得以传承的社会根源
在广西境内,瑶族人民所处的环境多为石山,瑶族人淳朴勤劳,而壮、汉民族所生存的环境一般以土山为主,由于以血缘和地缘为中心形成的同心圆太小,亲戚朋友比较少,劳动力匮乏,需要增加拟亲属关系来延伸亲属圈,于是通过结交“老同”,相互取长补短,满足生产生活上的需要以及文化交流上的需要。
瑶族“打老同”习俗之所以能够传承,一是源于生产生活互助的需要。“老同”间逢年过节,互相拜访,到对方家里做客,共叙情谊;每逢农忙季节、家有婚丧嫁娶、生日宴会、建新房、经商等活动,“老同”就会过来帮忙,相互支持;灾荒年月,“老同”间互相周济和馈赠,在生活上齐头并进,“老同”两家的关系如同亲戚一般关系融洽,在经济、生活上相互扶持,所以“老同”间的情谊一般都能够维持一至两代人,甚至可以维持到第三代。二是很多晚辈们见证了“老同”关系在日常生活、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认为结交“老同”是必要的。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有一“老同”关系已经传承了第三代,瑶族蓝姓小伙和壮族岑姓小伙最初是因酷爱唱山歌而结交为“老同”,在他们的影响下,“老同”情缘得以代代延续。
瑶族的社交文化之所以能够得以传承,与“打老同”关系建立的目的息息相关:
一是以互助为出发点建立的“老同”关系。以互助为出发点建立“老同”关系在瑶族聚居地区非常普遍,由于亲属关系匮乏,节日和农忙时节,有些家庭往往因为劳动力不足而应接不暇,于是便通过结交“老同”来缓解人手不足的问题。互助型“老同”在节日、生日、建新房、红白喜事等活动中来往频繁,互相帮助,若对方在金钱上有困难,时常也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度过困难时期。他们在交往活动中了解对方的民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参与对方的民族节日,彼此尊重对方的民族习惯,逐渐认同其民族文化。如不同民族的“老同”在瑶族盘王节中,欢度节日、敬奉盘王、同唱盘王歌、同跳长鼓舞,了解瑶族祖先英勇奋斗的精神,逐渐认同瑶族文化。文化认同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秩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老同”之间相互了解和认同彼此的民族文化,不仅巩固、传承了“老同”关系,还有助于消除不同民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误解和矛盾,进一步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性。
二是因兴趣、爱好、志向相同而建立的“老同”关系。一些没有亲属关系的两个社会成员在交往的过程中因彼此有共同爱好、兴趣、志向而互相结交为“老同”。这种因为有共同的人生理想和志向所结交的关系一般较为长久,甚至长达七八代之久,对彼此的影响也比较大,并构建新的社会网络结构,甚至随着他们共同理想的实现而影响到两个村落之间的发展,影响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
三是为合作经商便利而建立“老同”关系。在旧社会,民族地区生产力相对落后,土地资源稀缺,人民要想通过耕地发家致富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不少人便开始经商,但一人经商风险较大且没有足够的资金,于是便要筹集资金,但由于亲戚朋友较少,一般人便借助“打老同”习俗来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老同”间筹集资金一起做买卖,最后在资金筹集和利润分享上,一般不按出资比例进行利润分摊,这表明了“老同”间亲密的社会关系和彼此之间不计较得失的现象,通过合作经商促进民族贸易的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多数地处山区,交通阻塞,文化封闭,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很多“打老同”行为由最初基于小农经济发展的诉求而形成,结交为“老同”的双方又在长期经济来往中生发了深厚的友谊。在访谈中,一位七旬瑶族老者的“打老同”经历就非常典型。据他叙述,当时家里住得偏僻,没有交通工具,去镇上卖山货只能步行,非常耗费时间,一天之内无法返回,住店又舍不得花钱,这时非常渴望在镇上认一个“老同”,解决住宿问题,没过多久,如愿结交到了一位年纪相仿的“老同”,两人由此结成了贸易伙伴关系:一个人负责在山区收货,一个人负责在镇上售卖,在几十年的长期经济交往中,两个家庭已结成了世交。
互相结为“老同”的两个人,亲如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一般,对方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会称呼对方父母为“同爸”“同妈”,把“老同”的兄弟姐妹也唤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对方的亲戚朋友也即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于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同心圆便越来越大。
长期盛行于广西瑶族聚居区的“打老同”习俗就是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印记,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我们从多维度探索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带来了很多启示。
(作者李广海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利萍系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