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人手和人脑,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特别进化的两个器官。手的高度灵活与脑紧密相关,人类文明进步中一切创造发明无不是通过脑去思考,通过手去实现。可以说,人手是人脑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武器,离开了手的实践,一切思维仅是空想。在当前举国上下强调科技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从手科学的角度重视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科学研究表明,手与脑是通过臂神经丛紧密相连的。例如,你想移动你的大拇指,在大脑运动皮层中会产生兴奋,兴奋沿脊髓神经传递到运动神经元,再通过臂神经丛传递到手臂的肌肉细胞中。大脑中突触间有一条狭长的裂缝,化学物质可以通过这条裂缝进行扩散,而电刺激则无法穿越这条裂缝,所以信号的传递是由化学物质来完成的。离子流穿过裂缝,从而产生了细胞膜电势的变化,也就是传递了“动一动大拇指”的指令。动手本身也在促进大脑皮层的发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的原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拇指从其他几个手指中独立出来,而且和其他4个手指相对应,这样,人的手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和事情。不断进化的结果使手的内部肌肉中又产生出许多小肌肉,从而使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相对独立、分离,以完成更多动作。在手科学的指导下开发手功能是21世纪的前沿学科。江苏盐城市教科所曾根据手科学,开发出了系列手工课程和手指操(双手拇指与其他4指依次进行规律性对捏摩擦等)在相关实验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手和脑的结合,在手脑并用的不断循环中将人类文明逐步引向新的高度。人所有器官都遵循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手更不例外。由于我们现在过于重视书本知识,动手太少,手的很多机能都弱化了。可以说,大脑的发达、思维的开拓都要通过手去实现。要产生创新思维,就要不断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实践。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要重视手的机能训练,特别是儿童、青少年,要让他们多用手去开发思维。手势的动作可形成大脑新的兴奋点,有利于理解、记忆与思考,经常进行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大有益处。任何学科都不能忽视动手,就是语文、数学也要去动手,如语文感情表达就要用手来体现,这样感情表达会更丰富。数学也需要在动手中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动手、实践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支撑。
目前人们已普遍认识到,持续、过度、单调用手,会减弱手的灵巧和动作的精细化程度,使手处于亚健康状态。如长时间持续握笔、用鼠标等,会引发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等手部疾病。保持正确的用手姿势,避免手的局部肌肉过度劳累,经常进行手部活动,尤其是在特定情景下,用不同动作对手部的不同肌肉进行针对性训练,促进手脑协调、手脑并用,是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许林,江苏省盐城市教科所原所长,现为江苏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