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是一个山区农业县。10年前,上埠镇中心幼儿园刚转为公办园,谈及幼儿园游戏,教师的理解都是“抢凳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或者是集体教学中“大小声”“传声筒”“角色扮演”之类的活动。
我们发现教师对游戏理解有偏差,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教研上。比如,县级层面教研指导不够,教研活动通常是入园“听课”,然后按中小学教研方式“评课”。因此,“重上课轻游戏”的观念始终难以改变。幼儿园缺少专家持续跟踪指导,园长、教师听专家讲座时热血沸腾,回到幼儿园实践却无从下手。教师自我成长积极性不高,多数农村园教师对工作的认识仅仅是“平平安安带完一天娃就算交差”,职业幸福感无从谈起。
基于此,我们从“教研+”联动模式入手,立足县域内幼儿园整体,以教研工作改革为突破,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为目标,构建起了教研+科学保教团队、教研+基地建设、教研+课题研究的三位一体学前教研模式。
(相关资料图)
教研+科学保教团队
构建经验共享机制
“教研+科学保教团队”是推动县域内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第一个举措。县教育局印发《关于成立全县幼儿园科学保教团队的通知》,由县专职教研员任团长,从各中心园遴选一批兼职教研员,同时将团队成员分成3个教研指导小组,对口3个教研责任片区。这一举措串联起了县域内所有幼儿园,改变了以往幼儿园各自为政、关门办园的状况,构建起了抱团快跑、经验共享的内部联动机制。
现在只要听说县域内哪所幼儿园有好经验,其他园就通过申请教研观摩,和对方园开展经验交流。比如源南乡中心幼儿园研发了支持幼儿自主进餐的方法,上埠镇中心幼儿园马上申请经验共享,大家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共同提升。与此同时,每所园的经验智慧介绍还会获得积分,县教育局每年会依据积分评选优秀教研单位,所以大家都很积极地贡献智慧。
正是因为建立了教研的内部联动机制,县域内幼儿园能够“建一所,成一所,美一所”,真正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教研+基地建设
打破幼儿园原地踏步局面
仅仅拥有内部交流平台,还不足以提升县域整体办园质量。受限于视野,农村园很容易陷入“左看看,自己还不太差,右看看,大家差不多”的怪圈,时间一长,幼儿园质量提升就越来越难。“教研+基地建设”是我们推动县域内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第二个举措,主要是邀请专家来县里创建“基地园”,充分提升教研的专业性。比如,芦溪县保育院是江西省教研员卢筱红的教研基地园。每月一次入园指导,一次两天,这一方法有效解决了县域学前教研缺少专业人士持续跟踪指导的问题,幼儿园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能及时听取专家意见。得益于专家的持续指导,芦溪县保育院开展了“真善美”园本化课程,该课程获得江西省出彩课程三等奖。
“教研+基地建设”打破了县域内各园原地踏步的局面,构建起了专家智慧快速输送的外部联动机制。基地园在获得血液的同时,还通过每月一次的县域内科学保教团队交流会,积极贡献研究经验,辐射其他幼儿园,形成良性循环。比如,在基地园的带动下,全县展开了“创设让儿童更加自主的环境”主题研究,许多幼儿园研制出了一系列支持幼儿自主用餐、饮水、游戏的方法。
教研+课题研究
培养研究型幼师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名农村园教师提出:“我很喜欢在幼儿园工作,但我最讨厌幼儿园中午要搬床、叠床,感觉自己的腰吃不消。”这立刻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还有多少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隐性因素存在?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是否也和这些隐性因素有关?我们马上请这位教师将这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她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她发现原来“课题研究”触手可及。
后来,这项研究不但解决了教师中午搬床、叠床的问题,还推进了其他问题的解决。一批利用率极低的幼儿园功能室让位给幼儿当午休室,一批幼儿园有意识控制生源、增加生均使用面积,一批待建幼儿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感受到了自己的声音被听见,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研究在推动幼教事业进步。
当教师在县域内科学保教团队交流会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职业骄傲感和幸福感洋溢在脸上。以此为契机,我们鼓励更多教师将自己困惑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为什么孩子不听我的话”“六一儿童节活动怎样开展更科学”成了教师争相研究的课题。依托课题研究,农村园教师变化很大,发现问题、积极表达、乐于展示、热爱儿童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教师对儿童每天的游戏活动充满了期待,观察儿童、发现儿童成了教师乐此不疲的事。一批研究型教师茁壮成长,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明显增强。
“教研+”联动模式,在“倾听教师声音”中发现问题,在“课题研究”中鼓励教师寻找问题解决策略,在“专家入园指导”中实现教师专业提升,在“科学保教团队”交流平台共享智慧,最终形成了内外联动的良性循环系统。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芦溪县教师发展中心)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20日第2版
作者:汤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