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点评!儿童问学课堂:还学习本来的样子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11-23 08:49:20

潘文彬老师作为特级教师和学校教育的管理者,以学生成长作为自己的教育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2013年,潘文彬老师组织教师就“儿童问学课堂”的主张做教学改革专题研究,近十年研究成果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改进、学生的学习成长日新月异。其成果凝聚在这本《还学习本来的样子:潘文彬儿童问学课堂十讲》。生命不能改变一切,教育人需要坦然面对现实,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教育人的价值追求在哪儿?既遵循教育正道,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主张,在真诚的实践中使自己的教育成效更好。

潘文彬老师的教育主张是创立“儿童问学课堂”,既注重“问学”的理论性研究,又亲自上课实践和儿童“问”“学”交流,同学共进,教学相长。本书共设十讲,每一讲都有作者的经典课例。作者的理念是“回归语文的本体,回归学习的本质,回归课堂的本真。”潘文彬老师“儿童问学课堂”的语文教学观念为“三本”——学生为本,问题为本,语言为本。


(资料图)

学生为本,为学而教。潘文彬认为:“儿童问学课堂,就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为核心,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人;儿童问学课堂,以现实的、有趣的、探索的情境展开学习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让学习真实发生;儿童问学课堂,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基础,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习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

在经典课例《我的拿手好戏》教学中,潘文彬老师激励学生说:“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呢?请打开你封存的记忆。”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有趣味地说出自己生动活泼的拿手好戏——“跳舞,唱歌,画画,剪纸,变魔术,做面食,挑西瓜……”学生还说出自己的“神奇”“不神奇”,这样的“以学生自己的‘学’为核心”,既是生活的享受,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潘文彬老师“回归学习的本质”就是“为学而教”。他认为,教学生教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学生:基础、家境、个性、特长等都不一样。教师面对的就是这样情形不同的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指导他们,为每位同学都能有所进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服务,而不是教抽象的、概念化、符号化的学生。潘文彬老师以生为本、为学而教的教学实践研究体现在“四主”“五让”:即从学习角色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从学习状态看,学生要主动学习;从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的主线;从学习效果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评价教学的主要依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讲,让出时间,不妨碍学生具有充分的学习经历;让学生读、写、思、交流等,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表达,讲自己的感受、理解、思路、方法等;让学生问思,提问、猜测、推想、探究等;让学生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理解和收获。

问题为本,问学而进。作者的“问学”问的是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思考、理解和实践。思考的基础在于问题,提问就是进行思考,带着问题去思考,阅读理解才会更有深度。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如果没有问题被提出,我们是不能有经验的。每一个突然想法都具有一种问题的结构。”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潘文彬老师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通过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经历这样的“问学”过程,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思维能力也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得到落实。

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教学中,从“什么”的问题角度,潘文彬引导学生提问思考。他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文的相关地方打上问号,表明那个地方有问题。”这样的问题引导,启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提问、思考和交流,拓展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语言为本,素养提升。潘文彬老师以“问学”的方式,以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为本,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他认为:“特别的语言有着特别的趣味,特别的语言有着特别的魅力,特别的语言表达着特别的情感。所以,阅读时,我们要留意那些形式特别的语言。”在潘文彬的引导下,小学生以品味语言为核心阅读萧红的《祖父的园子》。“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在这句话里,学生关注了两个关键词“踢飞”“瞎闹”。从这两个词,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自由、快乐的情趣。从语用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到用生动的词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美感的角度,学生由语言文字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幸福。

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言为心声,人心是通过语言表露出来的。任何语言都是生存的表达、人心的表露。在语言的丛林里审问、发现,由语言追思人、追思人心,再由人、人心追思语言表达。思维、文化、审美都离不开语言的学习、实践和运用。

语文教学的本真就是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过程中,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形象是感受、理解、运用语言的重要背景,情感与感受、理解、运用语言相依相伴,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和归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有了对语言的感受、理解、品味和积累,情感、思维、价值观、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才会从这个根上生长出来。语文课无疑要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运用语言这个工具的能力。只有充分认识到“儿童问学课堂”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是学习语言,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系江苏省兴化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23日第10版

作者:何伟俊

标签: 拿手好戏 语言文字 不断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全球热点评!儿童问学课堂:还学习本来的样子

潘文彬老师作为特级教师和学校教育的管理者,以学生成长作为自己的教育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2013年...更多

2022-11-23 08:49:20

当前热文:“动”起来 数学课堂更精彩

“双减”实施以来,湖北省十堰市东方远志学校不仅创造了“巧手剪贴对称画童心感悟数学美”“求不规...更多

2022-11-22 19:38:25

天天热资讯!江苏大学:三江激荡 实干求真

百廿风雨,三江激荡,这里薪火相传一同起航;百川融汇,三山如画,这里孜孜求学青春激扬。江苏大学...更多

2022-11-22 19:25:57

环球聚焦:弘扬陶艺文化

2021年以来,作为“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的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在安徽省率先开设...更多

2022-11-22 19:47:53

观点:“护苗”小课堂

11月22日,江苏省如皋市城南街道“扫黄打非”办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辖区内城南小学开展“护苗”...更多

2022-11-22 19:44:52

环球热头条丨“指尖技艺”进校园

11月22日,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折溪小学的学生在练习刺绣、蜡画、蜡染。近年来,折溪小学积极推...更多

2022-11-22 19:44:53

天天通讯!《2022中国学生研究生留学白皮书》显示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董鲁皖龙)近日,留学咨询机构启德教育发布《2022中国学生研究生...更多

2022-11-22 18:44:36

短讯!湖北鹤峰:依托“三个课堂”,打造优质“教

一块大屏幕,让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五里乡下洞小学学生刘俊逸,可以跟随近20公里外的...更多

2022-11-22 18:44:16

前沿热点:中俄友城教育合作谱新篇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韩晓萌)为进一步丰富友城间教育领域交流内涵,巩固两市多年来人...更多

2022-11-22 18:48:13

当前视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举行建校70周年发展大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缪志聪)11月19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石湫校区体育馆举行建校70...更多

2022-11-22 1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