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精神的内核不管在什么时代,都会被不断地传承下去:他是爱国的、战斗的、顽强的,但其实还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鲁迅研究会基础教育分会2022年会暨“鲁迅文学经典研读与教学”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认为,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鲁迅精神怎么普及和传递,还比较空,单讲爱国主义是不够的。
不要满足于陈陈相因的解读
无论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还是当代中国人,鲁迅都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温儒敏说,我理解的鲁迅,他是精神界之战士,是反传统的、反专制的、反庸众的;他是独立的、“不合作”的、“不合群”的,所以鲁迅是非常独特的。我们学习鲁迅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独立的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国民对鲁迅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学生时代教科书中的十几篇课文,奠定了对鲁迅的基本认识。所以要想办法提高教师对鲁迅作品的认识,教师就是种子,然后影响学生。有水平的教师会多读书,关注鲁迅研究的进展,再把那些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这里有一个选择和平衡问题。“不要满足于陈陈相因、固定的解读方法,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舀出去一两碗水,你不能现炒现卖。”
(资料图)
具体到阅读教学,温儒敏认为,教师对鲁迅精神的内核应该有一个基本把握,不要死抠思想意义,现在普遍讲得比较死板。比如初中一年级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们非常喜欢。但这并不是鲁迅专门为孩子写的,而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的各种坎坷历练之后对自己童年的眷顾,其实是写了成年人的感伤和无奈。这一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要导向成年人的那种感受,可以在基本的教学之外开个“口子”,慢慢地让孩子们理解。等他们长大以后,回想这个作品,就能够了解其中的深味了。“所以我主张学生自己多读,老师不要做很多的解释,我称之为‘裸读’。如果读了以后有什么问题,老师再做引导。”
然而,想要真正走进鲁迅并非易事,他的用词和文风可能会让现在的青少年产生一些距离感。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贵良看来,现代文学中的白描艺术没有超过鲁迅的。白描是伟大作家的秘诀之一,它可以直接呈现人物或者事物的外形特征,看似简单,但要做到传神而精练并不简单。而且鲁迅笔下的人物语言独具个性、议论抒情含蓄深沉、运用虚词出神入化、语句反复而层层推新、善于运用反语夸张等进行讽刺、运用标点符号精准达意,他建议读鲁迅作品时,要注意“我”与对象的均衡,还要注意鲁迅思想中冷与热的结合,以及从绝望到希望的转化。
“理解鲁迅杂文,对于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洁宇表示,在鲁迅自己多样的写作实践中,杂文是不可替代的主角,比起小说、散文等其他类型,杂文是他写作时间最长、数量最大、影响最巨大的部分。鲁迅杂文以其“诗史”的雄心、“有情”的姿态、洞察并执滞于世事的“杂”与“真”,和“锋利而切实”的“骨力”,实现了为“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且介亭杂文〉附记》)“作证”的目标。
引领学生在鲁迅作品中多走几个来回
一直以来,鲁迅作品总被赋予难读难教的标签。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认为,现在鲁迅作品教学有三大难点,一是学生心中早已有一个被意识形态化的鲁迅,情感上有所排拒;二是鲁迅作品情感与思想的沉重和陌生,学生不愿也无力与鲁迅一同背负;三是鲁迅作品多数是语言迷宫(语义的丰富性与绝对性而非单一性与随意性,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的必然性与唯一性而非偶然性与多解性),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艺术修养还没有达到可以轻易出入这种语言迷宫的高度。在他看来,无论哪一类鲁迅作品,都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文章的“共性知识”中走出,走进作家鲁迅的真实生命中,认识、理解、欣赏鲁迅,并内化于学生自身的生命品格。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教师马臻也表示,如何引导学生从“旁观者”“审视者”“俯瞰者”的外在视野,走向“与我有关”乃至“我在其中”的阅读,“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与经典才能交融一体,我们的课堂才是真诚地面向心灵、直击心灵的课堂,而不是外在的文本解读和知识传授。
回忆起自己研读《祝福》的过程,北京市牛栏山一中高二学生马希妍感慨地说:“每次都能够在人物中找到自己,剥开自己,与或冷漠或残忍的自己搏斗,不说实现,至少是走到了自我救赎的路上。”在她看来,读鲁迅文章的真正目的是将其照进现实。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特级教师毕于阳20多年来一直指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进行极富创造性的教学探索,比如组织学生办手抄报专号、与备课组老师一起引领学生全员阅读、进行基于学情的“问题教学”、编写校本课程等。学生们非常投入,初读《祝福》就提了1000多个问题。让毕于阳惊喜的是,好多问题以前是老师精心设计的,现在学生竟自己提出来了,而且有的问题是老师从未发现或注意的,这也给老师很多启发。一个学生十读《祝福》写了1.8万多字,另一个学生在十六读后这样写道:“积累了近两个月的这16篇阅读体会,将是我阅读其他书籍时取之不尽的一笔财富,也许对于别人,它们一文不值,但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一趟《祝福》研读之旅,字字金玉。”
“鲁迅的思想是通过富有特色的文章体式和别致独特的语言来体现的,如果离开了对语言的揣摩品味,那么学生们在接受的时候就会打很多折扣,所以教师应引领学生在鲁迅作品中多走几个来回。”毕于阳认为,独立深入地解读文本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和核心竞争力。教师应该成为经典文本作者的知音,应该带着自己的阅读史走进课堂,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底气,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鲁迅终生从事“立人”事业。实际上,培养一代雄健的国民,需要三五代教师持续“站立”的姿态,用鲁迅作品的铁质营养学生的血液,用鲁迅精神的钙质强壮学生的骨骼,让孩子们的精神家园和汉语家园永远郁郁葱葱。
构建鲁迅与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通道
如何突破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困境,以学生为主体,探寻适合学生接受和理解的阅读路径,构建鲁迅与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通道?许多学校进行了有益探索。在11月5日举行的中国鲁迅研究会2022年会暨“鲁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范式推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特别增设了“中学鲁迅语文教学”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24位一线教师进行了展示和交流。
深圳市翠园中学教师肖佳认为,打通鲁迅与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通道的第一步,是教师在教法上摒弃过往模式化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让他们去阅读文本,获得真情实感,让他们去做“思考题”,将课堂主场交还给学生。她曾在《祝福》的最后一节课,尝试让学生自由言说鲁迅,并写下文学短评。让她感动的是,学生的理解力与感悟力比我们成人想象得要高,他们的书写有一种对鲁迅思想的回应。一个学生写道:“如果说鲁镇人们的冷漠与麻木是当时封建思想和时代的产物,那么为什么今天时代翻天覆地变化了,我们周围却仍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对许多道听途说的人与事在所知甚少的情况下,品头论足当做笑话或者话梗,同样的冷酷与麻木?想起鲁迅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学完了《祝福》,我感到以后哪怕不能做到时时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也绝不能做一个冷漠无聊的看客。”
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教师朱莉介绍了学校以“12年一贯”“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的方式,构建鲁迅作品阅读体系的实践。其中“三位一体”是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依托,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并结合不同学段学情特征进行鲁迅作品阅读和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即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兴趣,触摸鲁迅生命的底色;初中阶段习得方法,领会文字背后的思想;高中阶段唤醒觉悟,传递鲁迅精神的炬火。学校通过构建鲁迅作品阅读的“全景”场域,从更大视角和更高层面上构筑鲁迅精神滋养的沃土,从外源性的阅读要求,逐步走向内生的阅读和思考,引导学生在多维度时空的阅读中,体验、感悟、内化和传播鲁迅思想,从鲁迅精神的受益者,成长为鲁迅精神的赓续者。
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活跃着一支传播鲁迅思想的学生讲解和研究团队。校内的八道湾鲁迅纪念馆原是一所三进四合院(八道湾十一号),1919年11月至1923年8月鲁迅和家人在此居住,并创作了《故乡》《阿Q正传》等传世名篇。该馆历经四年的布置展陈于2018年对外开放,为此,学校通过学生招募、面试选拔成立了“立人讲研团”,服务于八道湾鲁迅纪念馆参观讲解,也是学校立人课程的组成部分。
八道湾鲁迅纪念馆研究员杨宗蓉介绍,“立人讲研团”的培训课程由特聘鲁迅研究专家、北京鲁迅博物馆专业讲解师和本校教师进行指导,还会定期举办读书分享活动,围绕“读鲁迅的书和读鲁迅读过的书”主题举行阅读分享会,组织学生自选鲁迅经典著译篇目进行朗读,自编、自导、自演短剧,并针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学生们设计、完成了《八道湾胡同研究》《自然科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由铁屋子说起》等课题,其中罗奕伟的《八道湾胡同研究》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全国展示交流一等奖,侯欣媛的论文《鲁迅在日本的影响开端刍议》在《鲁迅研究月刊》发表。如今,“立人讲研团”已形成老团员带新团员、高年级带低年级、初一招募六年一贯这种传帮带的传统,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在今天的中国,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如何清晰而又坚定地作出自己的选择?是随波逐流崇洋媚外,还是在批判反思中推进国家的发展,这是青少年学生面临的问题。”杨宗蓉说,“立人讲研团”的团员们既有青春理想,又有家国情怀,他们是这个时代里的一束光。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23日第9版
作者:本报记者 却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