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交流轮岗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国多地加快县域内师资力量合理优化配置和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步伐,教师交流轮岗对校际差异的调节功能逐步显露,师资配置对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影响深远。
【资料图】
如今的教师交流轮岗呈现四个特征:一是从常态化到精准化。各地对交流轮岗对象、年限、管理、保障等作出制度化设计和安排,更多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有序流动。二是从线性流动到多维交流。刚性流动、区域联盟、集团内双向交流等逐步成熟,不再一味地聚焦教师流动范围,更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教师、学校发展共同体逐步形成。通过“双向流动”推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乡村学校共同发展,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四是优秀师资队伍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多地出台的实施方案以深化城乡教育互动为核心,规定中高级岗位的分配要向乡村或薄弱学校倾斜、适当预留用于交流教师的评聘等,这些规定对推动教师深度参与城乡交流轮岗起到了导向作用。
教师交流轮岗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教师资源的重新安排与优化,达到以交流促发展、增活力、保均衡的目标。但受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一些地方教师交流轮岗出现了推进慢、实效差等偏离政策的现象。
一是改革“冷热不均”,区域性困境拖慢整体步伐。部分地区起步早、推进深、力度大,其制度举措和配套保障能与其他改革较好融合。而部分地区受制于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财政紧张、教师数量不足、临聘教师多等现实原因,改革起步晚、推进缓,交流轮岗只停留在文件层面,这样导致教师交流轮岗进度不一、冷热不均的现象。
二是认识“不平衡”,尚未激发内生动力。各地对政策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改革力度也不尽相同,改革实效差异很大。如北京市已将教师交流轮岗与“双减”政策紧密结合,交流轮岗已不再是教师个体的空间位移,而是基于教育供给与需求的智力共享行为。而部分地区由于政策设计不完善,虽然采用“先试点、再推广”的推进策略,但有时候也成为缓解冲突而采取观望的一种手段。
三是缺乏对教师主体的进一步关照。教师交流轮岗作为一项政策,在整体制度框架上体现的是对教师的管理手段而很少兼顾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功能。尽管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区域、校际教育共同体建设,但教师专业成长、心理情绪等仍容易被忽视。当前将教师交流轮岗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直接挂钩,确实可以激发部分教师主动参与性,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厘清3个问题后,就需要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以坚定的决心和管理智慧突破阻碍深化改革的壁垒,破解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落实改革决心减少教师抵触情绪。实行教师交流轮岗涉及许多因素,既要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协调一致,又要计算教师的流动成本,同时还要兼顾教师个人意愿等。所以,推进教师交流轮岗要坚定政策目标,对前期试点区域开展经验梳理和问题总结,树立典型,确保制度的稳步推进。此外,各地有序开展分期分批全员交流轮岗可以最大程度增加教师的公平感受,减少教师个体的观望或侥幸心理,减少抵触情绪,减少执行阻力。
提高政策设计的可操作性和精准性。从区域内师资数量、结构及分布出发,教育行政部门结合不同类型学校和教师个体发展需求设计交流轮岗规则;依据政策协同程度,在编制、工资、职称等方面可以依托“县管校聘”提高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并结合专业特长安排教师分层流动,如派出校和流入校均可将交流类型细分为支教型、培养型和均衡型等类别,再进行供求精准匹配。学校层面需要在校内治理、组织协调、绩效分配、校际均衡、家校协同、考核评价、教研组发挥作用等方面重点突破,并在落实交流轮岗策略、调动教师积极性上不断进行调整与校正。
强化人本思维切实保障教师权益。在切实落实基本工作保障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建立完整的针对交流轮岗的考评制度,包括交流期间考勤、教学、教研等方面工作表现以及交流结束后任务完成情况等,充分肯定交流轮岗教师所做贡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提高待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以此调动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
《中国教师报》2023年01月04日第15版
作者:刘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