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这一至理名言直接说明了“校长”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作用。怎样才能让校长通过外塑内省、体察践行,臻于理想的办学境界呢?通过聚类归因,我们可以为校长勾勒出这样一个“大众”的“面相”。
一,以身正、学高示人。校长的“身正”介乎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举旗人自己要行得正、坐得稳。时时、处处、事事为师生悬起做人的明镜。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走在前面,干在实处,坦荡为人,干净做事。二是要公正。在集体生活中,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不谄上骄下。处事秉持公正,为人尽显正直,不以小我利己,不以好恶画圈。心地澄明尽显君子雅量,持重笃行不失领导风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学高”让校长把角色的锋芒从三个方面转化为职业的光芒。一是潜心向学堪为典范。崇尚读书、酷爱学习、学养丰富、气质儒雅是校长职业形象的标配;二是学科教学能作标杆。校长在学科教学上一定是行家里手,无论学科知识的深度、高度和宽度还是学科教学的动态、走势和信息都能做教师的引领者;三是办学当家可称能人。在办学实践中,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深谙教书育人之道,在学校的运转上,能依循教育属性进行专业有效的治理。
二,守规矩、规律办学。居校为长的两大支撑是:做事讲规矩,办学循规律。做事讲规矩,于学校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总航向,依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则、章程,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于个人就是要遵纪守法,按政策办事,按规矩办事,守底线,知敬畏。
办学循规律就是要按照教育的内在属性,持理守常。教育作为专业属性较强的行业,没有机遇可求,也没有风险可控,只有规律可循。不论百年名校的长盛不衰,还是新建学校的快速崛起,解密其成功的基因,无一不是对规律的遵循和敬畏。
三,持爱心、耐心修行。校长的爱心聚焦于两点:一是爱职业,二是爱师生。爱职业就是在办学治校的生涯中,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和旺盛的工作热情,能在倾心于校园、钟情于教育中安守内心的宁静,不为外物所动。爱师生,就教师而言,要尊重他们作为学校主人的地位和尊严,使其具有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就学生而言,要以生为本,让学校一切工作都维系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校长耐心修炼,从教育的角度就是要依循教育属性,在办学领航中不急功近利,不草率冒进,一件一件地做,一程一程地走,步履从容,心态平和,目标专一。从学生的角度,就是要持麦田守望的心态,在与学生的相守相伴中,不躁不火,不离不弃,以唤醒、接纳的方式,慢慢等待,默默看护,静待花开。
四,依关系、程序主事。校长作为管理者,抓在手上的核心要件就是两个:一个是“人”,一个是“事”,“人和事顺”是管理追求的理想境界。要臻于此境,于“人”就是要处理好“关系”,于“事”就是要设计好“程序”。于“人”处理好“关系”,就是要在与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部门的多点连接中,通过关联属性、参照变量、优化结构,把关系调到最为和洽的状态。
做事之要,成事之策,皆在于“程序”之清。要达到管理的科学高效,于“事”就是要形成“程序管事”的工作机制。大凡管理内耗丛生、掣肘低效的原因除个别人为因素之外,大多是责任边界模糊、程序不清所致。在事情的决策中,对“谁做”“怎样做”没有作出很好的回应和交代。为此,通过标准、程序把工作描述清楚,分列清楚,度量清楚,应该成为校长的工作习惯。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通城县教学研究室)
《中国教师报》2023年02月08日第10版
作者:王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