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李萍)近日,“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帮扶模式”暨《赫章之路——中国教育扶贫的经验与模式》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话赫章教育帮扶经验,探讨以教育帮扶促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乌蒙山区,当地教育发展落后,曾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是中央统战部等对口帮扶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9年,中国教育学会启动实施赫章教育帮扶项目,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全方位提升区域教育品质和服务水平。由广西教育出版社于2022年底出版的《赫章之路》即为赫章教育帮扶项目专家组在帮扶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经验归纳、理论研究、模式总结。
中国教育学会研究员、《赫章之路》主编时俊卿介绍,帮扶团队立足赫章教育实际,找到制约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帮扶方案,并从实践中提炼出县域嵌入式教育帮扶赫章模式。赫章模式以“不再额外添加工作,不对中小学教师额外增加负担”为前提,以“嵌入”为核心理念,总结出组合“工具箱”,激发区域教育内在活力,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教育战略与宏观政策研究所所长吴霓长期关注“三区三州”返贫防控教育措施实效研究。他表示,教育帮扶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加大教育投入,以增加有效的供给,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着力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坚持补短板与促发展相结合,立足教育自身发展的保障目标。赫章模式为教育帮扶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育规划与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秦建平提出,在帮扶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成效监测,关注学生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改变,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认为,在全面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像赫章教育帮扶这样有深度、能持续、专业度高的教育帮扶行动和教育帮扶案例,也需要更多像《赫章之路》这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力作。
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广西教育出版社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规划与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承办。
作者: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