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命题”已经成为各省市中考命题趋势,对考生在知识整合、高阶思维、迁移拓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考复习效率?一次在进行古诗阅读复习时,我尝试“项目化复习”,引入项目化学习方式,借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以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复习效果。
组织复习前,我让学生组成复习小组,并立足教材指导其选择复习专题,比如从作者的角度,可以有“旷达洒脱的苏轼”“忧国忧民,看杜甫”“辛弃疾的精神追求”等专题;从题材的角度,可以有羁旅乡愁、田园归隐、送别友情等专题。各复习小组也可以根据同组成员的学习实际和复习需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专题进行复习。
(资料图)
课堂上,各小组根据所选复习专题开展复习,他们分工合作、相互协作。有的整合教材资料,有的归纳试卷中相关错题,有的搜集与专题相关的中考试题,忙得不亦乐乎,争论声此起彼伏。同时,课外作业也不再是常规的简单刷题,而是搜集资料、整合归纳、形成观点、制作简单的展示PPT。在此基础上,大家期待的复习展示课开始了,下面是“走进苏轼”小组的展示片段——
生1:(复习小组组长)我们选择的复习专题是“旷达洒脱的苏轼”。我们整合了初中阶段学过的苏轼诗文,从写作背景、作品主题、写作技巧、中考考点等角度进行了研讨。下面,我们将复习成果分享给大家。
生2:写作技巧上,苏轼善于借事抒怀。比如《定风波》通过写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小事,抒发了作者虽屡遭挫折却不畏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生3:(屏显“拓展阅读”)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我们除了复习课文中苏轼的诗文外,还搜集了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点绛唇·不用悲秋》等词作。从这些词作中,我们感受到词人遒劲的笔力和宏阔的境界。
生4:(屏显“聚焦中考”)我们小组同时也关注了各省市中考题对苏轼诗文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向。近年来各省市中考题,或关注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观,或展现词人治国理政的理想,或抒发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关注中考如何考“苏轼”,也有利于我们复习好“苏轼诗文”。此外,像古诗文默写、古代文化常识中对苏轼的考查,更是不胜枚举。
师:感谢“走进苏轼”复习小组的分享,同学们还有其他补充吗?
以上教学过程,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一是任务驱动,聚焦问题解决。中考复习不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解决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知识的漏洞、思维的单一、能力的缺失等。“项目化复习”具有较强的任务特性,其聚焦学生平常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一个个任务,解决一个个问题,从而实现查漏补缺、提升能力、有效复习的目标。上述教学过程,从复习专题的选择、复习任务的分工,到复习活动的展开、复习成果的展示,体现了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流程,任务明确、过程清晰。这样的学习既关注了教材中的苏轼诗文,也关注了教材之外的苏轼诗文;既关注了苏轼的豪迈性格,也关注了苏轼的婉约性情;既关注了作者情怀的理解,也关注了中考考查的重点。
二是对比整合,培养高阶思维。细看学生的复习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充分整合教材内容,借助对比关联、资料搜集、知识分享,对所选复习专题进行合作探究,实现了深度复习,有利于高阶思维的逐步形成。经历这样的复习,学生在整合旧知中获得了新知,在前后勾连中加深了认识,在对比探究中培养了能力。学生对苏轼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对中考考查的重点更加明确了,对复习的要求更加清晰了。此时,复习变成了一次有意义的学习建构、一次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当然,“项目化复习”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复习方式。中考复习无定法,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中学。本文系江苏省盐城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乡村初中“学思融通”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XS-005)
《中国教师报》2023年04月12日第7版
作者:张加龙 王顺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