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着眼于国内外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敏锐地洞察并深刻剖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隐患,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将忧患意识贯穿始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又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增强忧患意识要保持战略清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要充分认识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以大全局观对各种风险、各种挑战、各种矛盾做到胸中有数。战略的清醒,首要的就是方向明确、头脑清醒,应对有方、行动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绝不能犯战略性错误。”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要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继续披荆斩棘,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前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冷静观察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动,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勇于迎击任何狂风暴雨、战胜任何惊涛骇浪,进而谋取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增强忧患意识要保持战略定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还面临着不少深层次矛盾,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在显现,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够坚实,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出现。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危中有机,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是完全能够化险为夷、化危为机的。尽管新机遇与新挑战相互交织,但我们要按照自己既定的节奏和目标,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定走自己的路。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沉着冷静、保持定力。保持战略定力,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各种风险所惧,勇敢面对“四大考验”,坚决战胜“四种危险”,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增强忧患意识要保持战略自信。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制度保障、物质条件、精神力量、治理能力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展现了我们党在高度历史自信基础上形成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厚自信。一百多年来,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历经苦难辉煌,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充分彰显了“四个自信”赋予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同时,也绘就了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披荆斩棘、奋勇拼搏,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新局面。
增强忧患意识要保持战略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风险和挑战难以避免。要顺利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稳中求进,保持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增强斗争的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形成攻难关、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强大合力,在坚决斗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战略上要更加主动,战术上要更加精准,咬紧牙关、坚定信心,确保思路清晰、精准发力、出手见效。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只有常怀忧患之心、多虑长远之事,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新辉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更加光明的前景。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保证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赢得新胜利。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理工大学分中心研究员。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NDQN09]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3日第5版
作者:黄旭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