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助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及地方旅游企业密切协作。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通过提升教师队伍饮食文化素养、深入挖掘特色饮食资源、创新人才培养内容和模式等途径,全面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综合素养。
————————————————
(相关资料图)
《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是礼仪之邦,从礼与饮食的关系来看,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的重要资源,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经营的效益。旅游作为一种大众生活方式,能推动饮食文化交流,刺激饮食产业发展,为饮食文化发扬光大提供绝佳的环境和土壤。
饮食文化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支持。因此,推动饮食文化教育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融合发展,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饮食文化故事、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食生产、食生活、食思想、食民俗、食科学、食艺术、食遗产、食交流等璀璨夺目、博大精深的物质和精神内容。
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持续深化,中国旅游业发展愈加多元化,逐渐衍生出康养旅游、研学旅行、饮食文化体验游等多种新业态。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客观上需要饮食文化人才的支撑。推进饮食文化教育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融合发展,能充分发挥饮食文化对旅游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夯实旅游专业人才成长的文化根基,还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承中华饮食文化,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因此,二者的融合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能推动区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饮食文化助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及地方旅游企业密切协作。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焦作师专”)为例,该校通过提升教师队伍饮食文化素养、深入挖掘特色饮食资源、创新人才培养内容和模式等途径,全面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综合素养。
成立饮食文化研究团队,提升教师队伍饮食文化素养。在饮食文化教育融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饮食文化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焦作师专立足办学实际,结合地方特色饮食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现状,成立饮食文化研究团队,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饮食文化素养,以此促进饮食文化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一方面组建中原饮食文化科研团队,聚集饮食文化领域专家刘朴兵,旅游开发领域专家顾金梅、岳杰、张倩,酒店管理领域专家刘红霞、柴丹丹等。该团队立足焦作,辐射中原,放眼全国,现已申请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饮食文化研究”,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饮食文献卷”,出版《餐桌上的中国》《汉字中的美食》《酒里乾坤》《彰德百味——安阳民间饮食制作技艺图录》等专著。教师在饮食文化研究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饮食文化理论知识,提高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饮食文化学术会议,加强与外界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旅游专业教师在饮食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以此引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高质量实践。
深入挖掘特色饮食资源,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内容。饮食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饮食文化教育融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应注重当地特色饮食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创新人才培养内容选择。焦作师专通过加强与焦作迎宾馆的沟通合作,深入挖掘焦作“四大怀药”、太行山珍、非遗美食中蕴藏的饮食文化内涵和养生保健价值,合作开发怀牛膝煲土鸡、怀菊芙蓉虾、怀药四宝养生汤、太极地黄卷、怀府酱驴肉、太行鸡头参炖牛腩等多种怀府养生融合菜。从焦作饮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极具焦作特色且自成体系的怀府饮食文化资源,以此丰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
推动“岗课赛证”教学改革,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立足旅游企业岗位需求,设置饮食文化相关课程,将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有机融入日常教学,引岗入课,赛教融合,课证融合,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开设《茶文化与茶艺》《鸡尾酒创制与服务》《主题宴会设计与服务》《餐饮运行与管理》《食品营养与卫生》等理论与实践课程,潜移默化中提高旅游专业人才饮食文化认同感,使其真正成长为文旅融合的践行者。二是对接“餐厅服务”赛项规程、“1+X餐饮服务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以赛促教、赛教融合、赛证融合,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及综合型饮食文化人才培养,适应当今文旅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中国教师报》2023年04月19日第14版
作者: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