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利军)4月28日上午,全国首家高校地图博物馆在郑州大学开馆。郑州大学地图博物馆由我国地图学领域著名院士高俊牵头建设,以服务于地图学、测绘学发展为宗旨,以地图空间认知为主体导向,兼具科研、教学与科普功能,是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图学学科平台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地图博物馆目前设置有7个常规展厅和1个特色展厅。其中7个常规展厅包含序馆、综合馆、地图和地图学历史馆、国家测绘馆、新型地图馆、制图技术馆和地图文化馆。
序馆主要展现地图历史名人以及我国的代表性地图和地图集作品;综合馆以空间认知为主线,介绍了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功能作用及科学内涵;地图和地图学历史馆概述了我国从古至今地图学历史的发展脉络;国家测绘馆讲述了世界范围内各国官方机构开展测绘事业的发展过程及代表性作品;新型地图馆介绍了地图学前沿理论进展并展示了新型VR、AR、眼动设备,可供游览者操作体验;制图技术馆展出了手工绘图时代的部分测量仪器和绘图工具,介绍了从手工制图时代到计算机制图时代的工艺流程变化;地图文化馆展示了社会上较为热门的地图文创周边产品,凸显了地图元素的艺术魅力与创造性。
2018年6月,我国杰出的地图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俊受郑州大学的邀请,任郑州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科首席教授,并担任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直接推动了郑州大学地球科学学科的组建与发展。
为什么要建一个地图博物馆?高俊院士表示,地图是多元文化的重要标志,在高校教育中,地图学是多学科交叉的桥梁和纽带;在网络环境中,地图大数据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空间概念的进步提供重要的工具。地图博物馆建设具有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色。地图博物馆的建成,将成为文理兼顾、跨界多学科、基础研究与前沿应用相结合的新阵地。
开馆仪式上,高俊院士向地图博物馆赠送了他几十年来搜集积累的部分有关地图学的作品和书籍,并捐赠200万元作为地图学空间认知学科发展基金。
作者:张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