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双创”背景下,强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时代人才的重要基地,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必须融入乡村振兴的需求,努力向乡村输出有能力、懂农业、善经营的新时代人才,从而带动乡村创新创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存在高度耦合性
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创业人才的回归。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和发展空间,而且为大量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归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打下了基础。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重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是其应然之责。职业院校应积极主动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向乡村倾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充分了解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引导作用,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在校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乡村就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向了新的征程。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释放新活力。职业院校要以全新的思维范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出发,改革现有培育体制机制,开展个性化教育、一体化培养、立体化输送、全程化服务,探索建立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渝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面临多重阻滞因素。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作为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该地区工作的重点。乡村要振兴,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才传输。近年来,渝东南民族地区人才需求面临困囿:吸引力不足,本地人才“回不来”;集聚力不够,专业人才“进不来”;针对性不强,乡土人才“上不去”。所以如何实现乡村人才在结构、素质和数量上满足乡村振兴的要求是关键。地方高校作为社会智力资源的聚集地,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难以替代的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现实要求,又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的关键途径。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耦合培养路径实践
立足区域实际,构建“三螺旋四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不断整合调动校内外资源,深化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区位优势,发挥专业特色,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重庆发展定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实践能力和广阔视野的民族地区一流人才,构建了“面向全体→专创融合→校地协同→梯次递进”的特色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区域特色,学院开展了由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人作为创业导师开设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专业状况的“专业型”创新创业管理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双创”能力,帮助具有初步成果的学生开展创业实战,促进其成果孵化。通过梯次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让学生实现由“专业型”向“职业型”转变,让学生想创业、能创业、会创业。
抓好顶层设计,搭建“校政企”协同育人平台。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借助民族地区特色实践教育体系,以联合培养为抓手,搭建多层次、多类型、立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融。以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构建大思政视域下的“双创”课程育人体系,完善学生“双创”理论知识体系;以高水平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构建课堂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支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以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抓手,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依托学院国家级众创空间和渝东南大学生创业园,校政企三方协同培养,共建企业孵化基地、产品展示中心、创业培训中心、物流仓储中心、政务及生活服务中心。建立以国家级众创空间为依托的“三个统一”创业文化建设机制,即“统一标识,统一名牌,统一管理”品牌推广和建设道路。
面向社会需求,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学院构建以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专业建设、融入课程教学、融入课外实践活动、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等“五个融入”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的专创融合教育通过搭建本地农特产品供应链、制定适宜区域实际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创业实践等三种形式,从四个层次开展:一是师生团队深度嵌入企业,共同完成实际项目;二是企业借助项目对接实习实训及课程设计;三是真实项目驱动,置换课程学分;四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由“专业型”向“职业型”转变
开发基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学院依托武陵山区域人文特色,将创业要素与武陵山区域少数民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进行有机结合,提升校本课程文化属性,同时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学理维度、未来维度四个方面融入课程,实现对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的“志智双扶”。
搭建“校政企多方”协同育人“双创”生态系统。学院积极探索“创新驱动、教育支撑、校政企多方协同”的人才创新发展平台“矩阵”,驱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四轮培养模式。通过“外引内培”方式,组建优质师资队伍,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参加“校—市—国家”三级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练,构建完整的训练体系;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积极对接政府、企业,以产教基地为平台,共同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构建协同的孵化体系。课程、师资、训练、孵化体系的建立,成为专业教育的延伸,完善了动态的“双创”生态系统。
构建“面向全体→专创融合→校地协同→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启蒙教育课程;创新“专业教育+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构筑以职业人才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以职业知识为基础、职业能力为关键、职业精神和素养为核心的“通识+专业+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明确学校为驱动者、政府为辅助者、企业为参与者的身份,聚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打通学生由“专业型”向“职业型”转变的梯次递进途径。
乡村振兴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在两者的耦合环节,高职院校要发挥出自身优势,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之间的耦合共性,积极迎合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作者系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06日第6版
作者:杨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