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口是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变量。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时,人口负增长与人口流动相互交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区域及城市群的人口聚集和东北地区、农村地区、中小城市人口收缩现象并存,人口空间分布的“马太效应”增强。面对人口变动新形势,教育系统需要科学统筹和优化规划布局,采用内涵发展与均衡配置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小高峰和2022年人口的负增长让未来15年教育人口特征复杂,随着全面“二孩”人口的升学,各学段依次面临着学位供给不足的困境。从纵向学段规模分析,2016—2017年出生的全面“二孩”人口小高峰已开始进入小学,随着时间推移,这波人口会渐次进入初中、高中和大学,而2019年后出生人口的下降使学前教育规模比例缩小。到2030年全学段学龄人口将减少1500万,整体学龄人口结构呈“倒金字塔型”。
人口在经历小高峰后进入负增长的规模变化增加了教育供给的不确定性,但人口变动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层次影响并非人口整体规模的减少,而是人口与教育如何在区域和城乡空间结构层面高质量的匹配和协调发展,人口规模变化和空间结构迁移的双重叠加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面对人口规模负增长和空间结构迁移双重叠加的形势,区域教育应当作出适时调整,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调整区域义务教育资源布局,扩建扩容城市教育,增加学位弹性供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学校出现“空心化”现象,城镇地区尤其是人口流入发达地区学校学位短缺。这就要求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一是顺应乡村地区教育需求迁移趋势,优先进行义务教育集中式收缩,加强县城和市辖区的学校建设,增强师资配置提升教育质量。二是以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学校发展,因地制宜发挥乡村地理空间优势。对于学生数量稳定的村镇学校,在保证教育资源供给数量的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对于学生数量有减少趋势的村镇学校或教学点,避免盲目扩张,整合现有资源办好小规模学校,并通过城乡智慧教育、教师交流、学校联合体等形式,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三是正视大城市生源压力的持续性,城区内合理增加学校布局,提高学位供给能力,并以学位扩容为抓手落实小班化教学,增加学位容量弹性,既能为全面“二孩”高峰后生源收缩做好准备,又可以促进学生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增加普职“立交桥”转换口,以大城市为基点优化高中教育布局,提高高中教育学位动态供给能力。受2008年后出生率的影响,目前高中阶段教育需求稳中有升。合理增加高中教育供给,调整普职比例与区域布局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动态配置教育资源,适应城镇化及人口迁移带来的刚性教育需求,在东部及南部等人口流入地区合理增设学校,探索兼具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功能的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健全普职教育转换“双向车道”,保障普职教育互相转换,构建更加灵活多元的高中教育体系。
分区域提升高中教育供给应变能力,发达地区依托大城市产业优势,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及校企深度合作,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有效补充高中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继续实施东西部合作、对口帮扶,着力提升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高等教育供给水平,增强储备生源吸纳能力,应对高等教育规模变化。面对短期生源急剧增加、长期生源不足的办学前景,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变为内涵发展,调结构提质量成为改革的重心。一是统筹阶段性高校建设的平衡衔接,保障教育规模与学位供给动态平衡,多渠道补充办学资源,满足学生规模扩大带来的教师资源及校园设施需求,同时避免“一哄而上”建设高校,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二是合理规划区域高校设点布局,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驱动高校密集区域实现功能疏解和校区外迁,减少大中城市群高等教育供给压力,全局谋划新增高校建设,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三是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鼓励高校差异化发展,明确特色定位,打造高等教育国际品牌。同时,高校改革生源入口及培养模式,增强社会人员、海外学生等储备生源吸纳能力,以应对生源不足的问题。
(作者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院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06月07日第15版
作者:孙百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