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交所公布的科创板发行上市项目动态,截至11月9日记者截稿,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有注册结果的公司共28家,占全部有注册结果公司数量的13.46%。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所有获得受理的公司,那么注册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有80家,占比为16.84%。
对此,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大的趋势来看,虽然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不少,但未来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因为从目前来看,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都是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企业成为科创板的上市主体。
“同时,对标国际情况来看,与同等水平的湾区相比还是有差距,未来的上涨空间值得期待。”张翠霞说。
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上述28家企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多,达到了14家;专用设备制造业6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家,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各1家。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支持,政府部门不遗余力。此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10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基地签约揭牌,基地将致力于建设成为立足广州南沙,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地化服务载体和对外展示窗口,更好地推动湾区企业上市、发行固定收益产品,呼应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上市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做优做强。
11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银保监会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大湾区内包括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
“无论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的主要目标中提出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还是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到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描述,都说明下一阶段科技创新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上海小郁资产总经理左剑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金融本身属于第三产业,对于公司或者产业的发展起到的是推进作用。新一代通信技术、5G等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就有着不错的规模和商业氛围。在如此背景之下,进行重点金融扶持必定会事半功倍。
太平洋证券首席投资顾问赵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拟上市企业冲刺科创板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占重要位置。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个省市举办一系列的培训会,为企业提供上市辅导工作,并相继发布扶持、补贴政策。同时,科创板全新的制度对鼓励技术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左剑明表示,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在发展过程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从目前来看,科创板作为一个针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直接融资市场,在很长时间内对于相关企业都是非常好的选择。随着金融扶持力度加大,一方面会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催生出更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扩大部分企业规模,从而让更多企业可以达到科创板的上市要求。
“两方面作用叠加,必然会对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板上市公司产生积极作用。”左剑明说,相信随着各部门相继跟进,其他领域的问题会得到解决和支持,届时粤港澳大湾区在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上必定会有较大提升。记者 朱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