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上午,安徽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安徽累计投入1.04万亿,惠及全省6000多万城乡群众;此外,我省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帮扶救助困难群体,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目前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月675元,比2020年增长5.1%。
投入破万亿 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据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胡锡萍介绍,2021年以来,省财政厅以为民办实事的政治自觉,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最新统计显示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拨付1288亿元,33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具体来看,完成公办幼儿园299所,建成智慧学校264所。建立省市县联动、稳定增长、保障有力、动态调整的教育投入长效机制,健全各类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拨款制度,拨付公用经费58.8亿元,新增幼儿托位3.2万个,完工公办幼儿园299所,建成智慧学校264所,完成校舍维修改造359万平方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促进了教育公平发展。
开展补贴性培训107万人次。持续推进毕业生就业见习,开发5.46万个公益性岗位,着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79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58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已经建成。
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发放养老金137.3亿元,发放高龄津贴7.1亿元。建成养老机构2614家、养老床位40.5万张、社会力量运营床位25.3万张。支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完成棚户区改造13.6万套,着力支持住房条件改善。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改造老旧小区1332个。支付各类救助资金162.5亿元,兜住兜牢困难保障底线。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完善农村路水厕公用设施,为美好安徽建设奠定基础。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做群众天天有感实事。在项目公开征集、党代会建言献策、对标沪苏浙做法等基础上,明年探索创新“10+10”项目选择机制,谋划喝上引调水、区域医疗水平提升等群众牵肠挂肚的10项民生工程,以及中小学课后服务、15分钟健身圈阅读圈等群众天天有感的10件民生小事。
或可在急难发生地申请临时救助
省民政厅副厅长耿学梅在会上介绍,我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为期一年的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工作,重点针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疫情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地方监测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体,全面开展摸排核查,坚决避免因“脱保”“漏保”等造成返贫。
同时,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全省各市2021年低保标准比2020年增长4.5% 左右,同步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1.3倍且不低于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的60%。目前,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达到675元/月,比2020年增长5.1%。
我省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乡镇(街道)。目前,全省共有95个县(市、区)、1210个乡镇(街道)实现审批确认权下放。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同时,我省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准确把握对象,全面摸清底数,创新手段方式,建设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立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实现与江淮大数据平台对接,打破“信息孤岛”,逐步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信息汇聚、监测预警、精准救助。
耿学梅介绍说,下一步,我省将完善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建立健全线上线下主动发现机制,持续推进运用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指导各地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设置社会救助服务模块,完善社会救助知识库,健全热线工单处理机制,为60周岁以上的老人、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办理社会救助开通绿色通道。
我省还将创新发展急难社会救助。完善临时救助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地、居民地申请限制,推进在急难发生地申请临时救助,由急难发生地申请审核并发放临时救助金。适当拓宽临时救助的范围,加大临时救助的力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的作用。
低保是保人还是保户?针对困难群众关心的这一问题,耿学梅在回答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省的低保目前坚持“单人户保”、“整户保”相结合。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特大疾病的人员等困难群体可以参照“单人户”申请低保。对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通过审核确认程序,严格按户纳入低保,做到“单人户保”“整户保”相结合,应保尽保。(记者 郑茹 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