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载体,随着供给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社区食堂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服务半径,让更多群众受益
近年来,社区食堂在全国遍地开花、加速发展。因为方便、便宜,老年人就餐有补助,尤为社区老人青睐。有的社区食堂还成了快递员、送餐员等户外劳动者休息和就餐的好去处。
为完善老年助餐服务,推进社区食堂建设,中央和各地都出台了相应政策。去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试点社区应规划配建食堂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今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中提到,“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各地民政部门也根据实际情况,对食堂建设、老年人用餐等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
小食堂牵动大民生,想要让社区食堂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受到更多居民的欢迎,还需要在品质和创新上继续下功夫。
保证质量、丰富供给,让居民吃得更安心舒心。价格实惠、菜品家常是社区食堂的主要特点之一。如今,除了保证食品安全这一硬性要求外,一些地方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探索,让餐饮服务更完善:有的社区推出个性化订餐,组织上门送餐或启用流动餐车,吃饭更方便;有的社区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或无糖餐等模式,选择更多样;有的社区食堂安装带有显示屏的备餐台,上面显示着菜品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配比,设备更智能……不断完善的软硬件服务,让更多居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
创新运营、问需于民,不断提高食堂在居民中的认知度和好感度。据报道,在杭州市上城区复兴里街道的一家社区食堂,就成为颇受居民喜爱的“网红店”,这里装修风格很文艺,清晨,晨练完的阿姨、大叔可以来餐厅露台聊天休息;午后,这里又会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办公场地。有的社区利用食堂空间,在非高峰就餐时间开展厨艺教学、西点烘焙等特色课程,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开发出更多业态,社区食堂也可以成为社区活动的另一个温馨场所。
社区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载体,社区食堂给社区增添了“幸福餐桌”。随着供给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社区食堂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服务半径,让更多群众受益。在社区生活中,不仅是食堂,更多地方都可以通过精细化、多元化的服务,挖掘出更多发展潜力,推动居民共治共建,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宜居宜业的家园。 徐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