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上海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考核昨天举行。2020年,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新创(含改编)大型剧目80部。剧场开放后,各院团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努力把受影响的演出市场损失抢了回来,半年多时间实现演出收入1.87亿元。
重大文艺创作冲锋号已经吹响。去年9月23日,上海召开全市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议,围绕全面小康和建党百年主题,发布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39个项目中,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创作的戏剧舞台作品占12个。歌剧《晨钟》、越剧现代戏《山海情深》、民乐现场《锦绣中华·共饮江河水》等已完成首轮演出。
文旅部发布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中,上海11部作品入选,入选作品数量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沪剧《敦煌女儿》入选“百年百部”创作计划,交响乐《红旗颂》、话剧《商鞅》入选“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短篇弹词《手机又响了》、群舞《我们的田野》、二胡与钢琴《第五二胡狂想曲——赞歌》、交响乐《白求恩在晋察冀》、京剧《解放日》入选“百年百项”小型作品创作计划。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院团携海派舞台艺术精品在国内掀起巡演热潮,成为2020年助力全国舞台复苏的“第一梯队”。上海歌舞团《朱鹮》7月率先在江西“领飞”,成为国内首台巡演剧目;《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启全国17地巡演,年内完成118场巡演任务。上海杂技团《战上海》先后登陆抚州、广州,传递红色信仰。上海芭蕾舞团《茶花女》开启四省九市巡演。上海越剧院携《红楼梦》《梁祝》等经典作品,于10月起赴长三角各省市巡演25场。数据显示,2020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市35家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共吸引观众31.5万人次,票房收入3459.2万元,已基本恢复到上年度同期水平。
各院团在开展创作、演出的同时,积极推进演出场馆设施的提升建设工作。上海音乐厅于去年9月面向公众开放。天蟾逸夫舞台目前完成修缮,将推出开幕演出季。上海越剧艺术演艺传习中心于上个月启动建设工作,将成为徐汇区又一文化新地标。上海大歌剧院作为浦东新区去年最早进入实质性复工复产的工地,超前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记者 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