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近日向证券公司公布2023年分类评价结果。目前,全行业共140家证券公司,其中34家子公司合并至母公司评价,参评主体合计106家,14家获AA级。据了解,近年来各类别证券公司数量总体保持稳定,A、B、C类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50%、40%、10%。
分析人士认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重点突出传导从严监管压力,引导证券公司提升行业文化、涵养行业生态,引导证券公司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等原则导向,成为促进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导从严监管压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传导从严监管压力。
一方面,对日常监管发现的行业突出问题,及时纳入分类评价,引导行业重点关注、强化管控。如,为服务全面注册制改革,持续压实保荐机构“看门人”责任,连续2年将IPO撤否情况列为专项评价工作,保持高压态势,对撤否率或者否决率高的公司,依据严重程度不同分别予以扣分,提升监管震慑。又如,本评价期内个别证券公司境外子公司出现严重亏损,分类评价对母公司管控不力的问题予以扣分。此外,还有部分公司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分类评价加大扣分力度,引导行业提升信息系统安全运营保障能力。
另一方面,对合规风控问题突出的个别机构,注重整体实质判断,充分运用《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等评价规则,该扣分的从严扣,确保评价等级准确反映其整体合规风控情况。
中国证券报记者关注到,今年以来,已有上百家公司主动撤回IPO申请。对于“带病闯关”者,并不能任由其一撤了之,监管部门也在持续加大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对多起IPO项目中的违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剑指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
证监会曾表示,将常态化开展投行内控现场检查,从带病申报、一查就撤、执业质量存在严重缺陷等典型问题入手,重点检查投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人员及保障是否到位等,促进保荐机构真正发挥“看门人”功能,为注册制行稳致远夯实基础。
涵养行业生态
行业文化是行业价值观、风险观、发展观的综合体现,是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分类评价持续将文化建设相关情况列为重点评价内容。
据了解,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连续多年将行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列入专项评价,分别依据证券业协会组织的文化建设实践评估和履行社会责任评估结果予以相应加分;突出廉洁从业的重要性,对行贿受贿等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情形加大扣分力度,对出现主要负责人被判处刑罚或留置等重大廉洁问题的公司,取消其行业文化建设加分,督促公司加强廉洁从业管理,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加强对绩效考核等领域的规范管理,重点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对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不到位、薪酬管理不够稳健的公司予以扣分,引导证券公司切实加强人员管理,夯实诚信合规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根基,维护行业声誉和形象;针对从业人员违规炒股问题,对个人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的同时,在分类评价中对相关公司予以扣分,压实机构主体责任,督促公司健全相关内部管控机制,着力整治行业顽疾。
市场人士称,文化建设已成为近年来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
引导行业服务高质量发展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设置多项落实专项监管工作评价项目,促进证券公司回归本源、更好发挥机构功能,引导行业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呈现诸多亮点,如,新增科创板、REITs、期货期权等做市专项评价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起,分类评价设置北交所、新三板业务专项加分。今年进一步增加了加分分值、扩大加分公司范围,将加分上限提高了1倍,加分公司范围由20%扩大至40%,并提高推荐挂牌和保荐数量、发行融资额、做市交易量三项指标权重,支持北交所打造服务中小创新型企业主阵地。
相关人士介绍,监管部门将持续关注分类评价的运行成效,注重传递监管理念和引导行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等作用的发挥。诚如证监会在部署2023年机构监管工作任务时所强调的,要以正确的监管理念引领行业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