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和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刚刚在郑州落幕,2020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又在郑州召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更何况这些朋友很多还是跟河南联系紧密。
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政策越来越宽松,“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开放领域越来越宽,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中国500强企业已经进入、正在进入或考虑进入河南。
165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河南越来越“有范儿”
河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65家中国500强企业在河南投资,较2016年增加19家,吸引了格力电器、上汽集团、宝武钢铁、恒大集团、比亚迪、比克电池、奥克斯、赞宇科技、中农联控股、北京首创、中国电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华润电力、珠海银隆新能源等国内知名企业投资河南新能源、智能制造、物流园区等战略新兴行业。据记者统计,这些中国500强企业的投资覆盖河南17个地市,去得最多的三个地市分别是郑州、洛阳、开封。
中国企业500强所投资的领域覆盖保险、新能源、钢铁、金融、地产、商贸、空调、电力、医药、物流等各行各业。除了传统的石油、电网、天然气、建筑、银行等中国500强国企,中国平安、太保、中国人寿、泰康保险等保险老兵,碧桂园、恒大、万科、绿地集团等地产大佬,商贸的苏宁电器,上汽集团、奇瑞集团等汽车公司,大数据、物流、软件等新兴产业也在带动中原大地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有范儿”。
京东牵手鹤壁,共建京东云(河南)云计算产业基地、京东云(鹤壁)电商生态中心、京东云(鹤壁)产业孵化创新中心、京东云(鹤壁)“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示范中心,“互联网+”新经济,将京东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经验优势与鹤壁特色产业资源优势有机结合。
郑东新区智慧岛已经吸引集聚了华为云运营创新服务中心、华为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阿里全生态体系中原总部。郑州鲲鹏软件小镇(一期)3月31日正式开工,预计明年9月底完工。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安阳,总占地面积约500亩的智能终端及零部件项目是比亚迪公司又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000万只手机充电器的生产规模,解决就业约2500人。
浪潮集团落地焦作,在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千企上云”, 建设“智慧焦作”。全力将焦作建成浪潮中原运营总部副中心、河南工业互联网重点综合平台和大数据产业基地,打造中原地区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高地。
在豫投资世界500强达189家
不光是日益受到中国500强企业的青睐,在豫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或外资企业也在增多。
1983年11月,河南省利用外商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洛艺彩印中心落地洛阳,揭开了河南利用外资的序幕。1993年,日本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与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中信汽车公司合资兴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这也是河南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企业。随后,1996年,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投资1800万美元在郑州建立生产基地,郑州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成立。据统计,目前在河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89家。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的不利情况下,河南利用外资并没有降温。今年1~2月,全省商务系统主动助推外商投资企业复工复产,采取微信招商、视频推介、网络直播、在线洽谈等不见面招商方式,持续推动外资项目落地。
当前,河南正着力打造十大外贸产业基地,这些基地将形成“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越来越多的“河南制造”走出国门。
80多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郑州,郑州为啥“招喜欢”
据统计,165家落户河南的中国500强企业中,超过80家落在郑州,接近这些落户企业的半数。此外,还有181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郑州。郑州为啥这么“招喜欢”?
据郑州市副市长史占勇介绍,近年来,中央先后赋予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自贸区郑州片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大数据综试区、国家大都市区等发展平台,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9年9月18日,习总书记在郑州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一样列为国家重点战略。
这些战略为郑州乃至河南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2018年,郑州GDP超万亿,市场主体超百万,作为四通八达的枢纽之城,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高效的综合枢纽,全国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米”字形铁路基本形成,两小时的航空圈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和市场,打通了空中、陆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州机场2017年以来客货运规模始终保持双第一。
郑州是中国芯中国制造2025年试点城市,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近年来郑州市制造业发展的能级不断提升,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加了6.6%,贡献度达到了95%,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到20.3%,增长了10.9%,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郑州市明确了七大主导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兴材料、现代食品与加工六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
郑州拥有富士康等行业龙头企业,年生产手机产量2亿部,占世界的1/3,传感器占全国70%以上的规模,汽车产业方面现有宇通客车、东风日产、上汽、郑州日产等整车企业,全市整车汽车产能超过了200万辆,产业规模接近一千亿元。
装备制造业企业超过400家,拥有郑煤机、中铁四方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中铁装备的行业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郑州生产的煤矿综采设备在世界上也是第一位的,全市装备制造业的规模超过了两千亿。新型材料产业方面拥有企业600多家,形成了高端耐材和高端材料两个集群,有瑞克等一批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全市耐材年产量占全国30%,是全国最大的新型耐材基地,有四方达等一批国内一流企业。食品方面规模以上企业180多家,拥有思念、白象等很多国内知名食品企业。铝金加工方面1500多家,拥有中铝等一批龙头企业。
近年来,郑州明确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的“一号”产业来打造,努力让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把郑州这座城市“立”起来的产业。已初步形成了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优势产业,正在积极培育5G、北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聚了富士康、信大捷安、汉威科技、阿里、新华三、海康威视、长城、浪潮、合晶硅等500多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富士康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汉威科技的气体传感器、信大捷安的国密安全芯片等系列产品位居全国首位,思维列控的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成功创建国家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正在加快推进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科学谷鲲鹏软件小镇建设,努力把郑州打造成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基地和全国有影响的特色软件名城。
开放、时尚的郑州,正在张开双臂,等着拥抱更多的人。(记者 朱耒刚/文 首席记者 袁晓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