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随着试运行指令的发出,郑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以下简称4号线)迎来关键节点——空载试运行,为实现2020年底高质量初期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4号线起于惠济区老鸦陈止于管城区河西路站,是连接北部片区、郑东新区和南部片区的南北向骨干线路,线路沿三全路、国基路、龙湖中环路、如意东路、中州大道、腾飞路、金岱路走行,线路全长29.217km,设站27座,其中换乘站10座,采用B型车6辆编组,主变电站与1、2号线共用(国基主变电站、通泰主变电站),控制中心设在郑东控制中心。
站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起点,随着今年年底即将初期运营的3号线一期、4号线与已运营的1、2、5号线共同支撑中心城区线网骨架形成,标志着郑州地铁正式迈入网络化运营时代。有效实现了东西南北的跨越联动,形成连接北部生态宜居区、金融商务中心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城市发展格局,为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让中原更加出彩,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截止目前,车站及区间主体土建、铺轨已完成,车站附属完成92%,风水电安装及装修完成90%,整体机电系统安装调试已完成,信号系统第三方认证已取得,行车相关的联调工作已基本完成,项目工程验收已通过,运营人员已全部到岗,行车关键岗位、设备检修人员已完成取证。初期运营所需24列电客车的调试及型式试验将于10月底前完成。
据悉,4号线自2017年1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5月15日开始系统联调,同年6月30日实现全线“洞通”,7月20日实现正线“轨通”, 7月31日实现全线“电通”。目前,已完成现场调试,且连续组织行车20日以上,关键指标列车运行图兑换率、列车正点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国标要求。
4号线机电系统用“匠人之心”塑造精品工程,用科技的“温度”为乘客带来前所未有的出行新享受。基于容器云技术打造的线网级能源管理平台、上网接地可视化与越区不倒闸一体化装置、车厢客流可视化导引、智能服务机器人及鱼眼、多目摄像机等新技术的运用,大幅提升设备可靠性与操作效能,丰富能耗控制措施。闸机、时钟外观与装修风格相辅相融,为乘客带来更加便利智慧的出行体验和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此外,在4号线工程初期运营前的最后阶段,郑州地铁集团继续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收边收口、运营筹备等工作,确保4号线于2020年底与市民如期相约。(河南经济报记者 焦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