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市9个月挂牌企业已超400家,累计实现融资1.37亿元
6月27日,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传来喜讯:鹤壁市两家企业日前通过该中心成功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分别获得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不仅是我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生动写照,也标志着我省的“四板市场”通过开市以来9个多月的发展,已换挡提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姗姗来迟却也生逢其时
去年9月16日,由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我省唯一一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在郑州正式开业开市。根据不同的战略定位和服务对象,我国资本市场大致可分为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四个层级。其中,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俗称“四板市场”,是独立于商业银行和沪、深交易所之外的新型市场化融资平台,也是连通企业与投资者的重要桥梁。
当前,我省正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全省范围内持续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障要素的供给显得尤为关键,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拓宽和扩大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则成了重中之重。2015年,全省资本市场新增直接融资2582亿元,在融资总额中占比38%。可以想见,在今后全省的金融工作中,直接融资的增长潜力仍将被寄予厚望。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37家,共有挂牌股份公司3375家,展示企业4.15万家,累计为企业实现各类融资4331.56亿元。
“相较其他省份,我省的‘四板市场’可谓是姗姗来迟。但是,面对全省众多资金‘饥渴’的中小企业,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的成立却又恰逢其时。”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入场门槛低、成本低、信息披露要求宽松,能够很好地适应我省中小微企业“短、快、小”的融资需求。在私募融资、股权转让,通过增信帮其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引入专业投资机构、提升公司治理与规范运作水平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后起之秀成绩斐然
开业开市短短9个多月,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据该中心董事长赵继增介绍,截至6月27日,全省95个县(区)的424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其中展示板挂牌企业399家、交易板挂牌企业25家,托管企业总资产7.2亿元。目前,该中心已累计为20多家企业实现融资1.37225亿元,其中股权融资4585万元、债权融资9137.5万元。此外,由于挂牌后规范和信誉度大大提高,企业通过其他渠道开展融资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这方面,“四板市场”带给企业的“正能量”则更加难以估量。
今年2月,为解决中小企业因抵押物不足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创新推出了融资产品“挂牌贷”,为在该中心挂牌或拟挂牌的企业提供以股权作为质押物的专项贷款。这种产品申请门槛低、还款方式和贷款限期相对比较灵活,切实解决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困难。3月下旬,通过筛选、初审、立项、现场尽调等作业流程,汤阴县万山畜牧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率先“吃了螃蟹”,分别从中原股权交易中心融资500万元,虽然金额不大,但却实实在在解决了其爬坡过坎中遇到的燃眉之急。
“‘挂牌贷’切实解决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困难,此外,该中心还可通过私募债、股权定增、‘股保贷’等多种融资产品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这也正是省委、省政府当初批准设立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的初衷——即‘充分发挥融资功能,引导中小企业借助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做优做强’。”业内专家表示。
政策扶持助力发展提速
能够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提供的政策支持。为引导中小企业借助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做优做强,去年10月,省政府金融办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比照当地对企业在境外上市或新三板挂牌的奖补政策对进入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给予适当支持。同时,力争中原股权交易中心3年内每年分别新增挂牌企业达50家、100家、150家,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郑州市、鹤壁市、安阳市、济源市、许昌市、漯河市等18个市县先后出台了专项挂牌奖补政策,中原股权交易中心还先后与鹤壁市、汤阴县、新密市、民权县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系列积极利好因素有力推动了各地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理解和认识: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不仅为鹤壁企业累计融资高达6600万元,还与汤阴县政府合作成立了规模2亿元的汤阴县产业投资基金。新密市36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一次性批量挂牌,数量和规模走在了全省市县挂牌企业前列……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现在乃至今后将一直为之努力的中心工作。”赵继增表示,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推动产业科技资本的融合,提升河南区域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