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即将迎来30周年纪念日。30年来,郑州粮批完成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改革转型 ,实现了从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试点、政策粮交易服务平台到全面市场化转型的“奋进三部曲”。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是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家全国性、规范化的粮食批发市场,2004年改制为河南省属国有独资企业。
现在,郑州粮批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正在以粮食收储贸易与涉农金融服务板块相互支撑、深度融合为主要方向,走向更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次创业:全面市场化转型初见成效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圆满完成承担的探索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使命,自2016年起不再承担政策粮交易职能,公司面临着加快战略转型、实施“第三次创业”的迫切任务,亟需向全面市场化经营模式转变。
郑州粮批党群工作部副主任侯欣立告诉河南商报记者,2016年以来,公司通过深入调研、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突出粮食金融主业,服务河南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健全了农产品贸易、涉农金融服务、粮油行业新闻出版等业务板块。目前战略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今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预计完成31亿元,比2015年的7.18亿元,增长3倍多。
据介绍,经过最近几年的转型发展,郑州粮批农产品贸易品种增加、规模扩大,初步打造了涉农金融服务板块,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较大幅度增长。在做强小麦、玉米等主粮贸易基础上,扩大棉花、大蒜、辣椒、大豆、花生、冻肉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贸易业务,2019年贸易规模达到80.48万吨,比2016年增加57.48万吨。
侯欣立说,郑州粮批2017年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的郑州中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挥行业优势,突出“农”字特色,以河南省粮农领域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为重点,开展存货质押、订单融资等小额贷款业务,满足相关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自成立以来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8.4亿元,解决了河南省部分涉农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国有粮农产业集团
郑州粮批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银普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经过改革转型后的郑州粮批拥有一支年轻化、有活力的队伍,中层平均年龄不到40岁。经过一系列内部改革,公司内部形成了灵活公平的用人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目前内部氛围风清气正,决策科学,正在朝着下一个发展阶段前进。
张银普说,目前郑州粮批的战略定位是“突出粮食金融主业,服务河南农业发展”,接下来将围绕粮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总体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农产品收储贸易业务,探索构建粮食行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涉农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粮食行业存在用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种粮大户卖粮难、卖价低等问题,我们正在构建的粮食行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就是要打通银行和种粮大户、用粮企业以及物流、仓储企业等主体之间的通道,促进解决上下游的供应链问题。”郑州粮批企业管理部经理周航宇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今年郑州粮批与十余家银行进行洽谈对接,结合夏粮收购拜访河南省粮农企业50多家,探索推广粮食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目前农发行、中原银行、郑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共向郑州粮批授信近十亿元,支持公司开展粮食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试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郑州粮批对保障粮食、农副产品供应起到重要作用。据介绍,1-8月,公司完成粮食和农副产品采购90.12万吨、销售91.9万吨,小额贷款投放金额6.36亿元、在贷余额6.75亿元。在保障社会就业方面,公司2019年以来以多种用工形式吸纳新增就业40余人。
“尽管郑州粮批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张银普说,郑州粮批创造了中国粮食流通领域的很多第一,对农业大省河南省来说,是一块金字招牌,目前公司的发展缺少资金扶持,希望政府部门在财政上给予一定支持,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在我省打造高质量的粮食供应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张银普呼吁,国企改革与发展需要一定的发展空间,郑州粮批的转型实践证明,公司需要更加市场化的发展环境。希望政府为企业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