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原建设进展咋样?我省公共卫生体系来建设完善计划是啥?……9月25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对全省医疗卫生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两个多小时的专题询问中,11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带着一个个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面对面提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省政府副省长戴柏华以及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等8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关注1]
我省推进健康中原建设进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不足?下步打算是啥?
对于该问题,省政府副省长戴柏华首先进行了回答。戴柏华介绍说,去年以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健康中原行动的实施意见》《健康中原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健康中原行动(2020-2030年)》,确定了15个专项行动、26个考核指标和75个工作指标,构建了健康中原行动的政策框架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明确了健康中原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今年4月,省健康中原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了《健康中原行动2020年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专项行动2020年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全省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均已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出台健康中原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全省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凝聚了推进健康中原建设的工作合力。
当前健康中原行动推进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个别地方重医轻防思想仍较突出,预防为主的理念贯彻落实不到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还不够高,健康生活方式尚未全面普及;健康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
[关注2]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我省公共卫生体系暴露了哪些短板?未来建设完善计划是啥?
对此问题,省卫健委主任阚全程介绍说,这次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大战,更是一场大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卫生健康系统86万医务人员与全省1亿人民同舟共济,形成了坚强稳固“中原防线”。截至9月24日,我省连续180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
在大战中,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和医务人员积累了经验,也暴露出应急能力不强、疾控力量不足、基层救治水平不高等薄弱环节。对此,省委、省政府就加快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原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纳入《河南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若干政策措施》,重视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实施一批公共卫生领域重大项目,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公共卫生项目123个、总投资74.2亿元;省级安排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36.9亿元资金直达市县。
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方面: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疾控中心升级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每个支持500万元;98个县(市)(巩义、登封、荥阳、中牟、博爱、范县、宜阳7个县市已经建成)疾控中心新建P2实验室,每个支持300万元;92个县(市)(登封、巩义、中牟、汝州、滑县、邓州、桐柏、镇平、夏邑、睢县、郸城、太康、项城13个县市已经建成)依托1所综合医院新建P2实验室,每个支持300万元。目前,全省已有341所医疗卫生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按目前1:5混检方法,单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100万份。
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方面:省级依托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建设3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每个支持1亿元(中央资金);各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依托1所实力最强的综合医院新建或改扩建传染病医院,每个支持1000万元(省级资金);每个县(市)依托1所实力最强的综合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其中13个贫困县(市)纳入中央健康扶贫工程,每个项目最高支持5000万元,其余40个贫困县(市)(中央支持1100万元、省级安排500万元)和52个一般县(市)(中央支持900万元、省级安排500万元)实施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
[关注3]
全球疫情尚在继续,如何持续加强防控?
据阚全程介绍,秋冬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我省将持续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
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农贸市场监测,每周对冷链食品进行核酸检测。严格药店退热、止咳等药品销售管理,在出现确诊病例地区实施实名登记制度。整合疫情直报系统、发热门诊、药店、检测机构等大数据平台,发现异常情况,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对已经建成的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P2实验室尽快组织验收,使每个县(市)疾控中心和至少1所县级医院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其他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能够提供核酸检测(采样)服务,完成城市检测基地和公共检测实验室建设,推广1:10混检方法,年底前全省单日检测能力达到150万份。
进一步做好救治准备。全省148所定点医院设置合格隔离病区床位11523张(其中重症监护病房床位4309张)、负压救护车194辆,均储备了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量的物资药品。省市县三级专家组成员由816名增加到6226名,工作梯队保持应战状态。确保疫情发生时,定点医院在48小时内整体腾空。
进一步加强境外疫情输入防范工作。在实施远端核酸检测的前提下,加强口岸检疫检测,坚持人、物同查,强化海关、医疗机构等单位与郑州市的协同配合,确保各项工作全流程无缝对接、闭环运作;合理设置隔离服务点,完善隔离场所设施,建立工作人员交替轮换机制,确保各环节安全有序。
扎实做好大型活动疫情防控。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原则和“一会一案”要求,压实属地责任和举办单位主体责任,细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
[关注4]
我省提升医保基金管理水平有哪些重要举措?“住院能报销,门诊不能报销”的问题咋解决?
对此问题,省医保局副局长刘培峰介绍,一是抓源头管理,稳住医保基金的基本盘,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加强征缴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去年,全省参保人数达到1.0289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当期收入1177亿元,支出1126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余508亿元,医保基金总体运行平稳。二是抓统筹管理,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做实市级统筹,把各县(市、区)的医保基金,集中归集到省辖市,实行统收统支、统一管理,做大医保基金池子,增强共济能力,有效防范风险。三是抓过程管理,提升基金使用效能。降药价。通过开展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全国价格联动、耗材全省价格联动,切实把药价降下来。抓总控。全省实行总额预算管理,合理确定总额预算指标,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费。抓改革。主要是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大力推行多元化、复合式支付方式,增强医保基金使用效能。积极探索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进一步完善病组分类更加科学、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的医保支付体系。四是抓监督管理,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去年以来先后开展三次专项行动,全省核查定点医药机构68000多家,处理违规医药机构13000多家,拒付和追缴医保基金8.17亿元,起到了震慑作用。
此外,刘培峰就参保群众普遍关注的“住院能报销,门诊不能报销”的问题作了说明。
据介绍,去年我省出台《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指导意见》,今年元月1日起已全面取消城乡居民个人(家庭)账户,开始实施城乡居民门诊报销制度。关于职工门诊统筹,国家层面的政策已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正在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待国家文件正式出台后,我省将尽快出台省级层面实施意见,补齐门诊共济保障的短板,实施门诊统筹,让广大参保群众尽早享受到改革红利。
[关注5]
“十四五”期间,我省拟重点解决的医卫健康方面重大问题有哪些?
据省发改委主任何雄介绍,我省“十四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中,促进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主要是推进“一个行动”、实施“三大工程”、发展“一个产业”。
一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原行动。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二是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立足常态化防控需要,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是实施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工程。着力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医疗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县域医疗中心“四级”中心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要。四是实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工程。坚持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聚焦妇幼、儿科、职业病、心理健康等重点领域,提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和保障能力。五是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需求为导向,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深化跨界融合,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全方位生命周期的健康产业体系。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要力争3-5年达5000亿的规模。要抓好与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复旦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大力发展创新药、现代中药(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