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鲲鹏、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城市大脑……当这些年度热词汇聚到一起,你会想起什么?
最新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0年,河南数字经济快速成长,启动智慧矿山、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项目151个,华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在全国率先布局。
与此同时,国内顶尖企业纷至沓来,华为、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紫光、浪潮、中科院计算所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研究机构相继落户,河南数字经济“生态”在业界“口碑与流量齐飞”。
在全国数字经济浪潮奔涌之时,河南迎面赶上正成为数字经济方阵中最具活力的载体。那么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河南如何咬定青山持续发力?
今年河南两会期间,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对话多位代表委员,共同探寻河南数字经济背后的“基因密码”。
万亿数字经济蓝海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我们已经走进新的数字时代,新时代要有新发展、新理念、新格局,现在是数字经济最好的时代。”河南省政协委员戴继涛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
这种变化在河南同样看得见。2018年,河南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6%,居全国第10位。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显示,河南在数字中国总指数省级排名中居全国第6位,中部省份首位。
见微知著,在郑东新区龙子湖:宇通无人驾驶公交车,在5G网络支撑下,顺利运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入驻两年来,获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等8个知识产权、科普、标准等资质;成功申请中国科协学风建设专项等国家级项目3项。
由点到面,放眼中原大地:上汽集团最大的“数据基地”——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已经开建;跨境电商的“郑州模式”,敲开“买全球、卖全球”之门;我国首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超级拖拉机1号”已实现无人驾驶功能;仕佳光子生产的光分路器芯片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
诚如戴继涛所言,数字化技术将改善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价值,而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未来10年转型增长的新变量,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结构加速转变,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
河南数字经济蓬勃背后,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2017年2月17日,河南省出台相关文件,将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的智慧岛作为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和先导区。河南数字经济产业自此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引凤筑巢,河南诚意满满。以智慧岛为例,该区域已先后聚集了5家院士工作站、6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5个省级研发中心、12家大数据双创基地,吸引各类大数据人才2100余名。
作为岛上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华为、甲骨文、浪潮、海康威视、南威软件等国内外行业龙头在内的137家大数据企业入驻。
在成功探索出“智慧岛”经验后,河南又先后出台文件,以郑开双创走廊为依托,加快构建以智慧岛为引领,以云湖智慧城、白沙大数据产业园、科学谷为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区,辐射联动郑州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开封中关村数字产业园发展;加快建设洛阳大数据产业园、许昌“泛在5G小镇”、濮阳大数据智慧生态园、鹤壁5G产业园等。
引进来、留得住之后,河南正在积极筹备走出去。据悉,2020年9月份,黄河鲲鹏的PC机和服务器产品进入国家信创目录,并完成包括3C认证在内的11项体系的认证,这意味着由其生产的产品已具备进入市场的全部条件。
2020年9月,黄河鲲鹏的产品再获突破,成功入围电信巨头中国联通的集采目录,中标入选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的“2020~2021年度江苏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计算实际协议供货”供货单位。
省人大代表、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文青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作为河南参与“振芯铸魂”的重要行动,黄河鲲鹏从立项到首批产品下线仅用了58天,并用35天时间完成2条黄河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生产线建设及投产,累计具备年产服务器36万台和台式机75万台的生产能力;又用不到30天的时间,完成黄河鲲鹏主板生产线投产,具备年产主板25万块的生产能力。
“如果这些企业能够来河南投资设厂,黄河鲲鹏对于河南经济和创新的带动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郑文青表示,要抓住信息产业制造业从东南向中部迁移的机遇,完善黄河鲲鹏生态,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转型。
“河南参与华为鲲鹏计算产业布局并成为‘生态合作人’,无疑是下了一步漂亮的‘先手棋’。”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会长李稻葵曾这样描述黄河鲲鹏产业。
新征程、新起点,河南这样持续发力数字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数字河南,全面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同时,打造良好营销环境,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联通归集共享、有序开放和应用。
这无疑为站在新起点的河南数字经济产业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政府工作还提到,要全面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建设,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加强数字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加快以省辖市为主体的“城市大脑”中枢平台建设,培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城市。
同时,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建成省市数字政府云,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通管”、政务数据“一网通享”,打造指尖上的政务、屏幕上的民生,让千家万户享有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2年年底,完备的制度标准规范体系成熟定型,“豫事网办”河南模式在全国获得广泛认可;要搭建“1+18+10+N”架构模式,推行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异地通办”。
“数字经济使得河南的大数据、5G、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培育了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河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行各业如何拥抱数字经济时代?代表、委员这样说
当前摆在河南面前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如何将1亿人口的数据规模和广阔的内需市场转化为数字产业优势?问题的答案关乎河南如何在数字经济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
河南省人大代表、中原银行行长王炯认为,在金融领域,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技术与金融业务的结合,才是金融科技的“真创新”,金融创新应倡导引领商业银行的渠道、业务、产品实现“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敏捷化”的创新理念。
河南省人大代表丁波表示,在汽车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和国际化特征日趋显著之时,郑州市也需要在现有基础硬件日趋完善的基础上未雨绸缪,加强相关软环境建设。
本次两会,考虑到汽车产业在郑州工业体系中的支柱性角色,丁波建议在郑州打造智能自动驾驶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加强郑州在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方面的优势。
在长期关注医药流通领域的河南省政协委员陈威看来,可以进一步推动传统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搭建区块链平台体系,提升传统业务行为的效率和降低供应链现状的成本,打造快速反应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体系。“这样既有利于缓解货款支付的压力,也便于第三方例如政府、银行等相关环节的切入和可追溯,也方便企业高效地服务政府、医院、医生及患者。”陈威说。
省政协常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郝敬红表示,未来在数字经济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数字赋能体系,实施数字强能工程,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记者 贾永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