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河南的文旅景区,即便不是河南老乡也能如数家珍,云台山、龙门石窟、少林寺、清明上河园等景区早已蜚声国内外。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河南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2020年,即便是受疫情的影响,河南旅游业接待游客数量依然较上年出现较大增长,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了9.09%,接待游客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而在1月18日由河南省省长尹弘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旅游产业更是位居“十四五”时期要培养的10个万亿级产业之列。
河南两会期间,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对话多位代表委员,试图找出未来五年河南旅游业提质发展路径。
河南旅游景区转型发展希望迫切
《中国国家地理》曾刊文表示,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实际上,中国历史还把最厚重的一部分留在了中原大地。
独特的历史赋予了河南旅游业特殊的优势,优秀景区往往与历史故事密切相连、相互赋能。
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宝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裴将表示,河南旅游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众多的历史古迹让河南在全世界都星光璀璨。
河南地处天地之中,南来北往西去东归,河南都是必经之地,这让郑州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综合枢纽,也顺势为河南带来了不少的游客,也让“赏景之余倾听历史故事”一直都是河南旅游业经营的重要卖点。
镜子的另一面,这样的模式也让河南旅游业在创新发展方面迟迟无法获得突破,不少景区都面临“看天吃饭”的窘境,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
如何实现河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众多河南旅游业经营者关注的事情。
省政协委员、紫牛文旅集团董事长李新岭认为,河南文旅行业转型升级,需改变部分景区只停留在观光阶段的现状,充分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让游客旅游之后,可以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将观光游发展为体验游,乃至文化游、文脉游。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工程。”李新岭表示。
实际上,在探索传统文化新表达之外,河南还有部分景区选择积极拥抱互联网和时尚,奋力使景区从观光型景区转型休闲度假区,从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
河南金融机构愿意保驾护航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为发展河南文旅产业、打造文旅强省描绘了清晰的蓝图。”省政协委员、焦作中旅银行行长游翔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含金量高,而且非常务实。
首先,报告中提出打造郑汴洛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沿黄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全域旅游为主导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游翔认为,这些思路不仅为河南旅游发展描绘了“诗和远方”的清晰蓝图,也为焦作中旅银行提供了显而易见的发展机遇。
在游翔看来,政府工作报告在提振信心的同时,也为中旅银行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新思路。未来,焦作中旅银行将结合自身业务特色,进一步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精神,通过金融服务助力河南实体经济发展,为河南文旅产业发展赋能。
据介绍,焦作中旅银行多年深耕文旅行业,逐步探索“旅游+金融+互联网”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效。
其次,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河南文旅产业全局发展提出了高屋建瓴式的规划设计,如提出组建文化旅游投资集团,设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以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河南省政府已经把文化旅游工作放到全省发展战略全局中审视谋划,这为焦作中旅银行未来的工作方向提供了充分的畅想空间。”游翔表示。
实际上,焦作中旅银行一些“旅游+金融”的尝试和实践已经走到行业前面,与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不谋而合。
据透露,目前,焦作中旅银行正与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省文投公司)洽谈合作,有望达成银企战略合作。
专家建议在这三个方面发力
河南省对旅游业的发展寄予厚望。在1月18日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旅游”两个字被13次提及,同时位居“十四五”要培养的10个万亿级产业之列。
此外,旅游经济也是发展区域经济、提高消费质量和打造幸福产业的重要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旅游业创新发展还面临另外两个变数:其一,疫情对旅游业的重塑效应还在持续,这让乡村游和近郊度假成为“新宠”。其二,移动互联网掌握的流量在旅游产品创新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新的发展趋势为河南旅游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加快了大型旅游企业业务线调整、战略并购和非旅游抗风险业务拓展的步伐。
宋向清认为,河南省旅游业应在三个方面发力,为河南旅游从做大到做强保驾护航。其一,推进围绕优秀景区和品牌的横向并购,打造河南自己的航母级旅游品牌;其二,加大对新技术、新流量入口的关注力度,实现跨界融合发展;其三,加大旅游行业高端跨界专业人才的引入和合作模式创新力度,为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省人大代表、云台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马春明的一些想法与宋向清不谋而合,“河南文旅产业要优化管理体制,深化重点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和用人机制,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全面改善河南文旅人才储备的面貌。”
创新发展,代表委员准备这么干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最近几年,在“老家河南”集群品牌效应下,文旅产业魅力逐步被外界所认识,但面临的困局也十分明显。
裴将认为,首先消费者对河南的刻板印象多为文化大省,一提到河南就是少林寺,龙门石窟,洛阳牡丹等一些为河南文旅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文化景区。但实际上,河南不是只有历史文化,同时也有度假休闲的目的地,而且度假设施、体验感也很好,这是现代人需要的东西。
站在企业角度来说,李新岭则认为可以文旅为载体,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并与商业、地产等有机结合。
目前,李新岭带领的紫牛文旅集团已参与投资开发了漯河舞阳盐都古城项目和平顶山鲁山花瓷古镇项目,通过对传统文化、特色商业、人文旅游三大主题形态的融合,寻根当地历史文化,重拾文化自信,升级旅游产业,实现了商业、旅游的融合互动发展。
而根据云台山创新发展的经验,马春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实现提质发展,河南旅游需要从产品、营销、体制三个方面进行破局与创新。”
“依托河南丰富的文旅资源,进行文化产品、自然产品、文创产品、夜间产品的创新和更新,将产品与市场充分结合,与游客充分互动,使河南文旅产品焕然一新,让产品活起来,才能让市场火起来。”马春明说。河南文旅产业还应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进行创新的品牌营销,精准营销,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转化力。(记者 吴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