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在郑州召开2021年全省自然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指出,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责,按照“一张蓝图保发展 一体共治建生态”工作思路,圆满完成了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的工作目标,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时期,河南省自然资源工作要着力实现自然生态质量进一步改善、国土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耕地保护责任进一步压实、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构建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体系,持续推动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确保“十四五”期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河南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矿业报》记者注意到,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的这次会议呈现出几大亮点,确定的“三大行动”和九项重点任务中,尤其是在矿政管理方面围绕生态强省目标更加突出了以生态保护为先的高质量发展。
构建高质量保障体系 推进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
强力保障高质量发展,推进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是河南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确定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
该厅要求,提升矿产资源供给能力,谋划推进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推进矿产地储备工程,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支持河南省矿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重点以金、银、铅锌、钨、钼、铝土矿、“三稀”矿产、萤石以及重要非金属矿产为主攻矿种开展找矿工作,加强煤层气、页岩气、地热等清洁能源矿产调查评价工作,持续开展省外境外矿产资源勘查;优化建筑石料、石材类露天矿山布局,继续实行“关小上大”,科学有序投放一批大型建筑石料、石材类矿业权,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煤田地质工作转型发展,全面提升煤田地质基础支撑能力,支持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在“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大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地勘资金60.52亿元,新发现矿产地282处。全省23个矿种新增储量均超额完成任务,重要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其中煤炭354亿吨、铝土矿13亿吨、金467吨、银8782吨,首次发现锡、稀土、页岩气,填补省内找矿空白。
2020年,河南省财政共安排资金7650万元,实施33个地勘项目,新发现矿产地16处。同时,河南省收取建设项目压覆补偿费1.16亿元,实现了项目成果财政收益转化。该厅还积极引导地勘行业转型发展,地质工作不断向民生领域拓展,地勘单位在农业、城市、工程、旅游地质等服务型领域作用日益凸显。
重规模向重效率转变 矿产资源开发水平提高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2021年,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矿产开发布局持续优化,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建立。
据了解,近年来,该厅注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持续提升。优化矿山布局,科学规划23个露天矿山开采区,坚持“关小上大”,完成22个大型建筑用砂石料类矿业权出让。全省共完成矿业权出让39个,交易金额149.18亿元。大力推进5G矿山建设,焦作5G矿山绿色智能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荣获全国5G应用大赛一等奖,实现河南省该领域零的突破。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重塑矿业权审批流程,省市县三级矿业权申请审批“一网通办”,实现“最多跑一次”。
2021年,该厅把重规模向重效率转变作为重点任务之一,着力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常态化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严格“三率”指标管控,积极推广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构建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共同治理机制。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严格执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制度,积极推进“净矿”出让,不断提高矿产资源配置效率。
重开发向重保护转变 保护修复摆在矿政管理首位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把实现由重开发向重保护转变作为重点目标之一, 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保护修复摆在矿产资源管理首位,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保护,加快推进矿业绿色发展。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该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针,真正把保护修复贯穿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始终,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启动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生态廊道试点全线实施,上段矿山综合整治、下段滩区综合整治加快推进。 “三山”整治行动成果丰硕,超额完成“三区两线”废弃露天矿山恢复治理。“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共完成治理10.44万亩,全面完成重点城市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任务,修复治理12.22万亩,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92家,省级绿色矿山162家,居全国第一。其中,在2020年,积极谋划总投资246亿元的10个重大项目,申报进入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项目储备库。实施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工程,总投资63亿元的南太行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已完工80%,完成矿山修复37万亩。争取国家资金2.25亿元,实施京津冀、汾渭平原和黄河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整治工程,完成废弃露天矿山修复3.3万亩。
2021年,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将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围绕“三山四流域”,突出安全功能、生态功能,兼顾景观功能,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建多方参与的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各地实施一批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加快推进“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编制,高质量完成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在三条控制线外区域,优化调整矿产开发布局,构建重点突出、集聚开发的勘查开发格局。常态化开展矿山综合整治,抓好露天矿山集中整治后续工作,深入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重点抓好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的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加大力度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面落实绿色矿山建设激励机制和已建成绿色矿山监督机制。同时,加快黄河流域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进沿黄各市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集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把矿山变青山,让矿区成景区。此外,在今年年底前评选表彰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先进县(市),在资金下达、资源配置方面给予倾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