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洛阳市工信局,近日,洛阳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洛阳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方案》围绕“755”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重点领域,以产业升级为目标,产业创新为动力,提质增效为核心,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力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方案》指出,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推动规模集聚发展等四项原则,力争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20家百亿级企业,100家“小巨人”“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建成链条完整、生态完备、特色明显、发展质量效益更好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方案》提出,立足洛阳市制造业基础,围绕“75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农机装备、矿山装备、轴承及基础件、高端石化、铝钛、钨钼、新型建筑材料、电子信息制造、智能传感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5G等15条重点产业链。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链长,其他市级领导任链长,按照“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协力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发展。
《方案》提出“建链”“补链”“延链”“融链”“强链”5项工作措施,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突出“建链”,加强顶层设计。精心编制产业链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认真研判每个产业链的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和供应链,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突出“补链”,注重项目支撑。全面梳理产业链重点项目,寻找缺失的高附加值环节,补齐、补好、补出发展新增长点,鼓励和支持产业链项目争取国家、省重大专项,大力推进本地企业与央企、国企、知名民企开展合作。
突出“延链”,实行精准招商。以产业精准分析为基础,围绕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环节,精准招引产业链引擎性项目,推动园区从基础功能型向综合服务型现代园区升级。
突出“融链”,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融合发展潜力,发挥平台、人才、机构等创新资源优势,鼓励创新创业,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大力培育产业链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推动开放合作,注重产业关联和优势互补,共建产业链、共享价值链。
突出“强链”,推动集聚发展。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探索组建产业链联盟,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关联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
《方案》还明确了8项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强化产业链协同。开展产业链固链行动,提升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纵向分工协作,培育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二是着力强化技术攻关。依托大院大所大企业创新资源,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一体化部署,着力在高端轴承、金属材料、成套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到2025年,实施产业技术攻关项目260个,突破关键技术500项以上。
三是着力强化载体支撑。实施“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行动,到2025年,园区载体支撑作用不断强化,成为全国一流的专业化园区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着力强化开放招商。围绕产业链重点领域,加快延链补链强链,依托产业链图谱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深化与龙头企业合作,有针对性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多元协同发展。
五是着力推进融合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培育,鼓励优势制造企业转型为智能化方案提供商,打造“工业设计之都”。
六是着力促进绿色发展。深入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绿色工厂(园区)和绿色供应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引导城市建成区内高排放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构建绿色产业链。
七是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大力推进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三大改造”,启动新一轮更高水平“三大改造”,到2025年实现全市营业收入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改造全覆盖,带动产业链提质增效,稳定本地供应链条。
八是着力加强企业培育。围绕产业链重点领域,实施重点企业提质倍增和“小巨人”“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培育“一行动三工程”,到2025年,形成20家百亿级企业和10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小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