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2021年工作会议在嵩山饭店举行。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本次会议回顾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安排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重点任务,对2020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开启郑州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据介绍,面对2020年疫情冲击,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着力打造了2个千亿级市场集群,提升改造农贸市场20家,全市市场年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锚定“打造3~5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千亿级市场集群,扶持10~20个在中部地区有明显带动力的百亿级市场”的目标,努力实现“贸、产、城”一体发展,推动郑州市场在中部地区龙头带动作用。
成绩:
2020年,郑州市全市市场年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
对于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而言,2020年是应对危机、迎接挑战之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全体上下以“稳中求进、保障民生、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确保了全市市场“零疫情”,并加速疫情后的市场回暖复苏。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的3个月里,郑州市农贸市场投放生鲜蔬菜8.7万吨,销售政府储备肉119.9吨,平抑了市场肉菜价格,为疫情期间保供稳价展现了郑州市场的作为与担当。
疫情抑制后,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积极开展“三送一强”活动,通过银商洽谈会、“复商兴市”行动月、第四届中原批发商大会等系列活动,达成合作意向资金100多亿元,发放家居类定向消费券1000万元,布匹、服装类消费券5000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市场减免房租6.17亿元,市场慈善捐助约950.6万元;深入挖掘商品交易市场夜经济潜力,打造夜经济市场12家,推出夜经济主题活动6个,带动消费1200余万元。
在市场管理上,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抓住商品交易市场提质增效这个关键环节。2020年,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全面对照一流营商环境标准,以打造市场集群、培养龙头市场、纾解转移非主城区功能为抓手,深度激发消费潜力,恢复市场活力,提升市场集群商业价值。
经过科学部署与有效措施,获得了丰硕的成绩单。
一是打造南部以华南城、东部以万邦农产品国际物流港为代表的2个千亿级市场集群,“一区两翼”12个市场承接地项目向千百亿级迈进,全市市场年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
二是有序推动全市10家商品交易市场提质发展,重塑了宜商宜居宜兴业的新型现代化市场体系。
三是培育龙头市场,以河南万邦农产品国际物流港、河南中原四季物流港等4家商务部重点联系市场为示范,引领带动全市市场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四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二七商圈全面复兴的指示精神,积极探讨二七商圈相关业态疏解转移问题,带动老城区有机更新,推动业态转型升级,全力以赴带动火车站商圈蝶变新生。
此外,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在去年新建、提升改造农贸市场20家,有效改善了近60万市民的餐桌供应。特别是以金城街农贸市场为代表的智慧化农贸市场逐渐成型,通过建设市场智慧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对市场客流、资金流、物流等“三流”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为市场及商户的智慧化运营决策提供建议,为政府在物价预测、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树立了郑州智慧化农贸市场新标杆。
回顾:
“十三五”期间,郑州市场开建面积同比增长217.03%
充实、有效的2020年,也为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十三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郑州全市共完成外迁市场91家,提质16家,腾出可利用土地1.4万余亩,分流商户3万余家。“一区两翼”市场承接地项目,开建总面积1739.2万平方米,与“十二五”同期相比,增长217.03%;已建成总面积134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5.15%;已开业总面积75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7.40%;总投资额约649.37亿元,同比增长102.93%,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员70余万人。
依托市场集散集聚功能优化了产业链条,郑州市初步形成纺织服装、小商品、汽车汽配、家居建材、钢材、电子产品、农副产品等多业态的产业格局,有效助力了郑州航空、班列货运。
五年来,郑州市场服务民生成效逐步显现。农贸市场作为郑州市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107家,达标率71.8%,改善了400余万郑州市民的餐桌安全及生活环境,服务人数较2015年底增加200余万人。
当前,郑州全市农贸市场蔬菜日销量约2535吨,猪肉日销量约107.46吨,占全市总销售量的80%以上。农贸市场保供稳价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为郑州市民托稳了“菜篮子”。
五年来,郑州市场数字发展活力逐步增强。郑州市场智慧地图上线,上线市场数量达300余家,极大地便利和丰富了市民购物消费。搭建了全市市场智慧管理平台和智慧市场交易平台,初步实现市场动态监管处置智慧化,展现了郑州市场“数字建管”新作为。郑州市场逐步探索出“从中心到外围、从软硬件提升到智慧监管、从商品消费到场景体验”的新发展模式。
未来:
今年郑州市要打造1~2个千亿级市场集群,新建改造标准农贸市场27家
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发布了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并责任到人、责任到岗。
据介绍,今年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要打造1~2个千亿级市场集群,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四条丝路”战略发展;出台关于推动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优化升级的相关文件,完成10家商品交易市场提质发展工作;抓好“精管、提质、惠普、为民”的“菜篮子”工程,新建及提升改造27家标准化智慧农贸市场。
同时,该中心借助“城市大脑”培育“数字生活消费新模式”,实现标准化农贸市场三级智慧监管平台接入18家;将“红黑榜”发布工作纳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星级市场和诚信市场比例达到60%以上。
对于“十四五”未来的五年规划,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也认真谋划发展路径,奋力推进郑州市场高质量发展。会议分析认为,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郑州“枢纽+物流+开放”的比较优势正在得到有效发挥,市场空间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内需体系优势。
据介绍,未来五年,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发挥市场集散集聚平台作用为重点,优化市场发展格局,培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千亿级市场集群,扶持在中部地区有明显带动力的百亿级市场;完善“菜篮子”工程建设,实现“零距离”配送,打通“菜篮子”供应网络体系最后一公里;完善市场纾解转移模式,完成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优化升级,推动市场形象与城市有机更新同步发展。
一是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促进市场集聚发展。优化“一区两翼”市场业态布局规划,打造3~5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千亿级市场集群,扶持10~20个在中部地区有明显带动力的百亿级市场,实现“贸、产、城”一体发展,努力推动郑州市场在中部地区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助力城市有机更新。通过加大扶持力度、改造提升、疏解转移等方式,以补齐历史短板、完善公共配套、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扩大服务消费供给、发挥集散集聚平台作用为重点,对全市现有167家市场进行提质发展,助推郑州市“1+4”都市圈向更高层级迈进。
三是坚持全覆盖保障民生,完善四级“菜篮子”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城市周边蔬菜种植基地为源头,以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为依托,以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为支撑,以超市生鲜店和便民菜店为补充的郑州市四级“菜篮子”供应网络体系。建成2~3个大型农副产品备份市场,完成100家标准化农贸市场的建设,力争使郑州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位于全国前列。
四是坚持数字化发展思路,培育新型市场建管模式。建设郑州市三级市场智慧监管平台,智慧市场覆盖率达80%;充分发挥直播电商特点,积极培育直播业态,发展健康“网红经济”,实现“实体+电商”立体运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五是坚持双目标兼顾,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科学研判后疫情时代新发展形势,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三送一强”“一联三帮”政策精神,帮扶小微企业和市场商户纾困解忧,推动国家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培育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业态,创新消费产品、消费场景、消费方式,全面促进消费升级,不断释放内需潜力,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动力。(记者 陈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