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此前的文物事业五年发展规划都是以部门规划的形式出现的,“十四五”文物领域规划第一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共十三部分,前两部分阐述了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设置了资源管理、文物安全、科技创新、改革创新、博物馆纪念馆、人才队伍6大类21项具体指标;第三至十二部分明确了10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包括文物资源和安全管理、科技创新、考古、文物古迹、革命文物、博物馆、社会文物、文物合理利用、国际交流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其中设置了10个专栏48项重点工程项目;第十三部分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河南作为文物大省、考古强省,与河南、中原有关的文物资源、考古项目、博物馆等不仅在正文中多次出现,在10个专栏48项重点工程项目中更是“频频亮相”:
文物资源管理与安全督查部分
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文物专项):组织开展石窟寺、三峡库区、黄河、长江等文物资源专项调查。
文物科技创新部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物保护利用科技创新”研发任务:部署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石窟寺全周期保护理论与技术、大遗址整体保护关键技术与示范等。
考古与遗址保护部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聚焦中国文化起源(距今10000年至5000年前后)、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距今5000年前后至先秦时期)等历史阶段。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进“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
大遗址保护:重点开展殷墟、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大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文物安全防护和展示利用设施建设项目。
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建设:支持山东、河南、四川等省份在遗址遗迹丰富、考古任务较重地区建设考古标本库房。
在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部分
重点推进北京中轴线、西夏陵、二里头遗址等申遗工作,培育三星堆、万里茶道等预备项目。
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部分
石窟寺保护利用:实施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开展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重要石窟寺保护示范。
黄河文化系统保护:高水平保护石峁、陶寺、二里头、双槐树等重要遗址,支持西安、洛阳、郑州、开封、济南等城市加强文物保护。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部分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以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鄂豫皖等37个片区为重点,实施一批革命文物连片保护和整体展示项目,鼓励地方创新实践。
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现部分
博物馆多层级发展: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稳妥推进国家中医药博物馆、世界技能博物馆建设和河南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改扩建工作。
社会文物管理服务行动计划部分
流散海外文物数字复原工程:聚集历史上重要文物流散地,实施“数字藏经洞”、“数字龙门”等流散文物数字复原项目。
推动文物活化利用部分
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重点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段建设。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升良渚、三星堆、曲阜鲁国故城、殷墟、隋唐洛阳城遗址等36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服务水平,培育仰韶、陶寺、石峁、二里头等67个立项项目,从中评定新增10-1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加强稳固人才队伍建设部分
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家级考古机构,陕西、河南、山东等省级考古机构,创建一批世界一流考古机构。
来源:河南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