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丹江水流进郑州将整整七年。记者从郑州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获悉,郑州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自2014年12月15日通水以来,七年间已经向郑州市累计供水36.26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经郑州市新郑、航空港区、中牟、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高新区、荥阳3县(市)5区,郑州境内干渠全长129公里,占中线干渠总长的1/10、河南境内总长的1/5。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郑州段工程2014年12月正式通水,郑州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同步通水、达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郑州市城市供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双水源,南水已经成为郑州中心城区自来水的主要水源。截至2021年11月30日,郑州市已累计实现南水北调总供水量36.26亿立方米,其中,生活供水31.18亿立方米,生态补水5.08亿立方米。
在改变沿线供水格局的同时,南水也改善了受水区的水质。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水质95%达到Ⅰ类水,干线水质连续多年优于Ⅱ类标准。南水入郑后,郑州群众的饮水质量显著改善,幸福感和获得感随之增强。
南水入郑七年,生态效益愈加明显。郑州的地下水主要供水层位是地面以下埋深100米到400米的中深层地下水,占郑州市地下水供水总量的70%以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郑州市受水区地下水超采现象得以遏制,中深层地下水年平均水位由2014年的54.16米回升到2020年的44.7米,6年回升了9.46米,地下水水源得到涵养。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用水矛盾缓解,郑州生态用水相应增加,河湖水量增加、水质改善,河湖生态得到有效恢复。其实,南水北调总干渠“输水”的过程也在直接助力郑州生态建设。干渠在郑州市境内129公里,渠道水面达1.5万亩,相当于百亩水面的湖泊150个,对改善郑州居民的生活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郑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