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将狠抓灾后重建,在工程体系上补短板。汛前基本完成水库等11类4312个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及防汛能力建设。加快推动卫河、共产主义渠、洪汝河治理,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汛前完成119座小型水库和52座淤地坝除险加固。2021年,河南省遭遇了入汛早、雨量大、汛情急、险情多、灾情重、秋汛强、历时长、范围广的历史罕见暴雨洪水,卫河、贾鲁河、白河上游出现区域性特大洪水,11条河流超警、7条河流超保,14个站点流量或水位、20座水库最高蓄水位均超历史记录。
据了解,2022年,河南水利系统将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四不”目标,落实预报、预判、预警、预案、预演“五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灾情“五情”信息,围绕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为防洪抢险提供技术支撑三项职能赢主动、补短板、上台阶、保安全。
在灾害防御上赢主动:确保78个县可独立发送预警信息
防汛责任要落实到位。进一步细化水库、水闸、堤防、河道、淤地坝防汛责任,责任一律到人、人员一律上册、风险一律上图。全面开展汛前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水库大坝、溢洪道、防控设施等关键部位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尽快整改。
防洪预案要准备到位。针对预案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卫河等7条主要防洪河道、13个蓄滞洪区运用预案和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编制病险水库、水闸、淤地坝、险工险段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一库一策、一闸一策、一河一策。
监测预报要精准到位。加强与气象、通信等部门合作,完善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确保雨情、水情、汛情、工情、预报预警信息发得出、收得住。优化升级78个县级山洪灾害预警短信平台,确保每个县可独立生成并发送预警信息。
在工程体系上补短板:加快推进重点河道治理
落实《河南省特大暴雨灾后水利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专项规划》,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加快完成水毁工程修复。汛前基本完成水库、河道、水闸、蓄滞洪区等11类4312个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及防汛能力建设,年底前完成列入灾后恢复重建的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项目,完成水毁工程修复投资88亿元。
加快推进重点河道治理。实施贾鲁河综合治理,汛前完成堤防建设,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卫河、共产主义渠、洪汝河治理,有序推进惠济河等重要支流和55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
加快完成水库等除险加固。加快5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150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汛前完成119座小型水库和52座淤地坝除险加固。完成42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验收工作。争取将38座病险水库纳入国家规划。
在应对水平上上台阶:对全省水库主要河道逐一制定防洪方案
加强风险分析,提升针对性。各市都要按照郑州“7·20”降雨洪水特点,开展抗击洪水模拟推演,对全省2507座水库、影响下游村庄安全的13座淤地坝、主要防洪河道的470处险工险段逐一开展溃坝和溃决风险分析,形成风险分析报告,制定专题应对方案。加快推进水旱灾害风险普查,高质量完成全省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提高水旱灾害风险应对能力。
加强联合调度,提升系统性。立足流域防洪大局,突出流域防洪单元,联合调度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各类水工程,增强防洪系统性、整体性。做好旱情墒情监测,强化旱情分析研判,提前做好抗旱各项准备,强化抗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抗旱水源统一调配,因地制宜多方开辟水源,科学利用雨洪水资源,实现一水多用、高效利用;适时开展应急水量调度,组织抗旱服务队拉水送水,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来源:河南省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