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人单位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其数量变化及行业变迁反映着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市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在经济总量实现提级进位的同时,产业结构等主要经济结构在改革调整中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获得显著增强,全市经济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数量、企业法人单位数快速增加,有力支撑和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快速增长
截至2021年底,商丘市企业法人单位数量达到80577个,比2012年增加了68168个,增长5.5倍,年均增速23.1%。全市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省的比重也从4.4%提高到4.9%,提升了0.5个百分点。同期,全市生产总值从1503.87亿元增加到3083.32亿元,增长1.1倍。企业法人单位数量的快速增长有力支撑了商丘市经济总量的提升。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商丘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企业法人单位数量显示出强有力的韧性和弹性,仍保持良好稳健的增长势头,2020年和2021年商丘市企业法人单位数分别为63152个、80577个,分别增长14.1%、27.6%。
从县(市、区)分布来看,各县(市、区)企业法人单位数呈明显梯度特征。企业法人单位数5000个以下的有示范区、睢县、宁陵县,5000-10000个的有梁园区、夏邑县、柘城县,10000个以上有睢阳区、永城市、民权县、虞城县。其中,企业法人单位数增长7倍以上的有示范区、永城市、睢阳区、民权县,增长5倍以上的有虞城县、梁园区,其余县(市、区)增长均在1倍以上。
从年均增速看,全市有6个县(市、区)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数,其中示范区年均增速39.0%;年均增速超过20%的县(市、区)有5个,分别为永城市、睢阳区、民权县、虞城县、梁园区;其余县(市、区)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速均在10%以上。
二、企业法人单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市企业法人单位数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21年,全市三次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分别为5721个、18200个、56656个,比2012年分别增加5368个、9677个、53123个。一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所占比例分别由2012年的2.8:68.7:28.5调整为2021年的7.1:22.6:70.3。
三、行业分布集中,近九成行业单位数成倍增加
商丘市企业法人单位覆盖国民经济18个行业门类。从行业分布看,2021年全市企业法人单位数排行前四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分别为26052个、11479个、7439个、6424个,分别比2012年增加25819个、3339个、7005个、6084个;四个行业企业法人单位合计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数的63.8%。
从企业法人单位增速看,全市近90%的行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实现翻倍,13个行业门类年均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年均增速较快的三个行业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年均分别增长81.0%、69.5%、68.9%,分别比全市年均增速高57.9个、46.4个、45.8个百分点,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四、内资企业法人单位处于主体地位,私营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快速发展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2021年,商丘市内资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达99.9%。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私营企业法人单位增长最快。2021年,全市私营企业法人单位数达到77162个,比2012年增加67453个,增长近7倍,年均增速25.9%;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数的95.8%,占比比2012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成为企业法人单位增长的主要力量,私营企业法人单位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规上”企业法人单位保持增长态势
“规上”企业法人单位是企业法人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主要依靠规上法人单位支撑,其规模、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核心产业及主体产业的结构布局,其发展变化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走势。
2021年,全市“规上”企业法人单位数4440个,比2012年增加了2770个,增长165.9%;占比较高的是工业、批零住餐业、服务业,分别为40.3%、25.7%、13.9%。分行业来看,各行业“规上”企业法人单位数均保持正增长。其中,工业、批零住餐业增加最多,分别增加935个、864个;增长较快的是服务业、批零住餐业,分别增长678.5%、313.0%。
分县(市、区)来看,各县(市、区)在库“规上”企业法人单位数均实现正增长。从各县(市、区)“规上”企业法人单位增速来看,超过全市增速的有宁陵县、示范区、民权县、睢县、夏邑县、虞城县、永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各类法人单位的快速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丘将把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培育出各类新市场主体,持续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带动经济结构的调增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促进商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商丘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