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龙虾类的餐厅来说,每年春季复苏,夏季火爆,秋季下滑,冬季休眠,似乎已成了一种固定的规律。
有业内人士从某点评平台上整理了一份郑州小龙虾店营业情况数据:7月份,郑州在营业的小龙虾店共计1869家,而到了11月份,在营业的小龙虾店仅剩531家。
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成本压力迫使小龙虾店老板寻找出路、谋求转型,全年只盈利了将近4个月的他们,该如何面对疫情下的冬天?
销量较旺季大跌 有时一天没一个客人
人们长年累月形成的“冬天吃火锅,夏天吃小龙虾”的记忆标签,让小龙虾餐厅在冬季十分难熬。
郑州久如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贾旭坦言:“到了冬天,小龙虾餐饮店销量会下滑70%~80%。”
戴记小龙虾的负责人李建峰说:“我们冬天一直是歇业的,一般到12月底就放假了,3月初开业。今年看情况吧,有可能月底歇业。”
小赖毛餐饮的负责人小赖毛说:“以前叫小赖毛虾馆的时候,到了10月份以后,连旺季营业额的三分之一都做不到,最惨的时候,一天一个客人都没有。”
虾互联的负责人赵文生说:“到了冬天,专卖小龙虾的餐厅一天能有夏天20%的人来吃就不错了,一天一个人没有,那也很正常!”
据贾旭介绍,随着小龙虾养殖技术和物流的发展,现在冬季也是有小龙虾货源的。
“南京、武汉、昆明等城市都逐步有了全年繁殖小龙虾的生产基地了,所以,在三年前久如香就已经提出了四季吃好虾的概念了。”贾旭说。
写在招牌上的“小龙虾”,成了把“双刃剑”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将主打菜品、食材的名称放入门头和店名,会显得更加专业。但对于小龙虾这种季节性较强的食材来说,却“喜忧参半”。
据贾旭介绍,饭店2012年开业时是夏天,所以直接就把“小龙虾”三个字放在门头里了,这样也会给消费者“我们做小龙虾更专业”的感觉。当贾旭还沉浸在夏天火爆的生意带来的欢喜中时,冬天悄悄地来了。虽然他曾尝试增加扒皮鱼品类,但冬天生意依旧很差。随后,他又尝试牛蛙、羊蝎子,但似乎只要提起久如香,消费者能想起的永远都是小龙虾。
“专业做小龙虾”这句话,成了这些老板有些害怕听到的赞美。
提起“虾馆”二字,小赖毛直呼:“现在是小饭馆!”据小赖毛介绍,自2016年开业以来,第一个冬季尝试在店中增加了羊蝎子火锅,第二个冬季改为美蛙鱼头,第三个冬季改为泉水煮羊肉,第四个冬季又将泉水煮羊肉改为江湖菜,“去年我干脆把门头都改成泉水煮羊肉了,今年我就没再动了,保留夏天新弄的‘小赖毛小饭馆’的门头。”
换门头、改名字成小龙虾店冬季“取暖”秘籍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换门头、改名字似乎成了小龙虾店老板们冬季“取暖”的主要手段。
今年冬天,贾旭没有像往年一样直接在店中增加新品,而是进行了更加大胆的尝试,将部分小龙虾店直接更名。比如,久如香小龙虾(心怡路店)已被更名为“望蝎门·羊蝎子火锅”,久如香小龙虾(丹尼斯二天地店)已被更名为“谭蛙记·油泼麻辣蛙·金汤酸菜蛙”。
据贾旭介绍,对于仍叫久如香的店面,今年冬天将重新改造升级,将烧烤、时令菜品、小海鲜加进去,让小龙虾带动其他菜品的销售,让久如香变成小海鲜特色餐饮企业。对于已经被更名的店面,将尝试牛蛙、羊蝎子等品类的经营,等到夏天,如果牛蛙店、羊蝎子店的客人有需要,将会再把小龙虾当成一道菜品加进去。“未来,我们的重点是久如香小龙虾这道菜。比如,有人开了一个店,到了夏天想卖小龙虾,那么他可以来我这里学技术,通过考核后,他的店面就可以推出久如香小龙虾这道菜了。”贾旭说道。
对于在郑州主要做小龙虾外卖的赵文生来说,由于主要以微信社群营销、外卖为主,直接更改名字会在粉丝中造成不好的影响,经营成本较低的他选择下架了小龙虾菜品,冬天主卖私房菜,没有对店面的招牌进行改动。
观点
弱化小龙虾的产品标签强化品牌概念
扶摇营销咨询管理的创始人岳远认为,从产品形态上来看,小龙虾在大部分的消费场景里面都是跟烧烤绑定的。但是,北方到了冬季,消费者最想吃的是火锅这种暖和的产品。同时,因为以前物流和养殖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内陆地区吃水产品比较困难,所以,在人们的印象里“冬季没有小龙虾”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从供应链来看,到了冬季活体小龙虾的进价要比夏季高出很多,如果消费客群数量达不到,对于小龙虾店来说,涨价是不被接受的,加上产品损耗成本,冬季卖小龙虾很容易亏本。除此以外,疫情下,小龙虾被打造成了一种新零售产品,降低小龙虾在消费者心中的价格,这种心态会进一步压缩小龙虾餐厅的利润。
未来,如果单纯将店面定义为“小龙虾”店是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的。若想破局,必须要弱化小龙虾的产品标签,强化品牌概念。
试想,一家挂着“小龙虾店”招牌的餐厅在冬季卖羊蝎子火锅,无论这家店的羊蝎子火锅做得有多好,在消费者心中永远是“不专业”的。可以从改变店名开始,在旺季中推新产品,强化品牌概念,沉淀客户,逐步去掉消费者心中的标签。(记者 马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