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去养老院,我就想在家里,死也要死在自个儿家里。”家门口安享晚年,这是郑州74岁刘大爷对人生最后的期待,也是中国多数老年人最朴素的愿望。
近年来,日渐兴起的社区养老模式,正在让这种期待变成现实,而在实际推进中,也有一些阻碍的声音,“建哪都行,就是别建在我小区里”“小区可以弄幼儿园,建托老站免谈”“一大群老人在一块,暮气太重,不吉利”……
一边是老年人的需求,一边是年轻人的反对,还有社区养老机构难以收支平衡的纠结和尴尬,让社区养老游走在“爱与痛”的边缘。□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付雨涵实习生王珍珍/文图
因建托老站业主把物业告了
10月12日上午11点,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走进郑州二七区某小区,四位老人正叹气:“唉,要不是那几个年轻娘儿,咱也不用回去折腾饭了。”
74岁的刘大爷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哄不了孙子,走不了远路,远离子女,独自居住,最大的难题就是一日三餐。
他们叹气的是,2019年年底社区要在小区内部靠近西门口的地方,建一个养老服务中心,白天能提供餐食,晚上能入住,却遭到了部分业主的强烈反对,闹得比较凶的时候,几位业主挑头,把物业告上了法庭。无奈之下只好停工,至今养老中心仍处于“搁置”状态。
为促成此事,4月底,该小区7号楼的一名老人,写了一封赞同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倡议书,详细告知大家建设目的,得到了很多老人的支持,却仍未能让年轻人改变看法。针对反对的声音,老人们认为是“歪曲建设目的,瞎胡闹”。
无独有偶,位于郑州市中原区花语里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2019年8月份已建好,一年多过去了,至今仍未开门迎客。10月13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前往小区探访,据小区里多位老人讲述,一些年轻业主,经常阻挠开业,闹得很厉害,还有一次,直接把里面的桌椅、电脑、床搬出来泄愤,“哎呀,这些年轻人太不懂事了”。
啥时候能正常运营?似乎遥遥无期,社区也“头大”。
反对者:幼儿园欢迎托老站免谈
社区养老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由社区承担养老工作或托老服务,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大致分为托老站、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站。在这里,除了吃住,老人的精神生活更能得到满足。
谁家都有老人,年轻人也会变成老人,为啥部分业主反应如此激烈?
在二七区采访时,38岁的张女士表示,她不反对建设养老服务站,反对的是对外招人,“小区的环境秩序都是很好的,如果只对本小区,我完全赞同,外头小区老人也能来,我不支持,会破坏小区原有的安静。”
这在社区看来,有点难以理解,“社区养老是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辐射的是周边,咋能光服务你一个小区。”
“在我们小区建,占用的是大家的公摊面积,还服务外小区的老人,不合理。”该小区30岁的张先生认为,这么多老人聚集在一起,暮气太重,不吉利,对孩子成长不好。“我们不是新建小区,没有预留空间,弄个带床位的托老站,本质上跟养老院也没啥大的区别。”
还有一些反对的业主认为,虽然社区养老是国家提倡的养老模式,但小区内空间本就不宽裕,应该更合理地使用。“建个幼儿园我们很欢迎,养老中心还是免谈吧。”
根据现行政策,新建居民住宅区要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的标准配建,老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和物业力推这项工作,倒也合情合理。
一位在社区养老机构做志愿者的业主表示,她每周去做志愿服务时,发现里面入住的老人并不开心,而且入住率比较低,“完全可以资源整合,没必要每个社区都要推,很浪费。”
但是,对于无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持反对态度的业主们倒是可以接受。
入住者:
“是我闹着要来这的”
社区养老中心的老人们,真的过得不开心吗?10月13日中午,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前往二七区祥和社区探访,该处养老服务中心,距离上述“搁置”小区不足500米。
上午11点半,入住的5位老人在吃饭,两荤一素一汤,标配必须“软烂”,护工正给其中一位半失能老人喂饭。
90岁的许大爷,能自理,入住快一年了,是这里待时间最长的老人。据他讲述,去年9月份,养老中心刚刚建好,赶巧他来社区办事,托老站正在做宣传,逛了一圈当时就觉得很满意,“没跟孩子们商量,我就报名了”。
许大爷身体好,退休后就不跟孩子们住,老伴去世后,吃饭成了大问题,雇了一个保姆照顾。“吃饭解决了,心里闷得慌,总想跑出来,孩儿们就可担心。”许大爷说,社区建个养老中心,正合他意,二话不说,报名后第二天就搬进来了,“有护工,有电视,有人说话,饭菜也可口,一个月不到3000块,咋不中嘞。”
最让许大爷满意的是,因为离家近,孩子们随时可以过来探望,辖区的志愿者也会经常来搞活动,日子不单调无聊。今年中秋节,大儿子要接他回家过节,他没同意,愣是让孩子们、孙子们、外孙儿分批来这儿,“回他们家,我还不习惯呢”。
疫情期间,托老站关门了,许大爷住在孩子家里,一周两三次给负责人打电话问开门时间,三四月份,得知托老站可以入住后,他就张罗着要住,孩子们担心疫情,坚决不同意,许大爷跟家人“反目”,吵闹了两日,终于住了进来。
74岁的刘大爷很羡慕许大爷,疫情前,刘大爷曾来这里买饭,早晚有花卷馒头、中午有饭菜,价格很实惠,吃着很合口,不含辛辣料。疫情暴发后,这项服务取消了,刘大爷也失去了吃饭的“根据地”,又过起了“做一次吃三顿”的生活。
他说,再过两三年,小区里建不起来托老站,他就准备住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