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爵拿在手里鉴赏,编钟可以用木锤敲击,别看每件藏品都锈迹斑斑,但其实他们并不是博物馆里“藏品”,只是洛阳伊川葛寨乡烟涧村村民的手工制作的青铜仿制品:他们不仅将器物的花纹、形制制作得惟妙惟肖,还能将时间锈蚀出的“红斑绿锈”也都做出来。
随着电商的发展,在年轻消费者中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缩小成巴掌大的迷你鼎、可以放在案头敲击的编钟,神秘的青铜文化通过文创生出了“萌”感。
这里的“莲鹤方壶”可以上手摸
烟涧村名声大噪,正是因为仿制青铜器手艺一绝。
而国内青铜器的仿制品,在河北、山东、陕西等地也有制作,与其他各地相比,烟涧村的优势是“做锈”:无论是北方出土青铜器的“红斑绿锈”,还是南方出土青铜器的“水锈”,或是明代宣德炉的包浆感,都有办法可以做得非常相似。
当地50多岁农民周长海说,他从事青铜器仿制工作已经30年了,在他看来,人工制作的锈与时间沉淀出的锈迹还是不能比的。
青铜器上真正的锈会分层次,每一层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变化;而且,出土的青铜器表面一般胶着了一层钙化土,没有时间的积淀,钙化土是做不出来的,就如同小孩子的骨骼不可能与老年人的骨骼一样有钙化。
目前烟涧村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都在从事仿古青铜器生产销售,烟涧青铜器制作工艺也被省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烟涧村也被誉为“中国第一仿古青铜器村”,当地也在进行青铜小镇的建设。
烟涧村在努力开拓青铜工艺品的订单的来源。
“鼎有‘一言九鼎’、‘定鼎中原’等美好寓意,不少公司开业庆典时青睐定制大鼎。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等渠道,我们也开发了不少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客户。”陈彦粉说,此外,一些城市园林、广场建设时,也会订制大鼎用来装饰。
现在整组的编钟也接到不少订单,采购人多为博物馆、中式风格会所等地,用于装饰以及商业表演等。
博山炉借电商走入家庭
这些年,随着烟涧的青铜器走上电商平台,得以打开更广阔的销路。目前,葛寨镇烟涧村已经签约为青铜器淘宝村,政府和第三方机构将通过加强培训、鼓励农民开展网络销售等方式,助力青铜器可以走得更远。
“一款巴掌大的后母戊鼎,在天猫店月销有几百件,评论有2000多条。”广发青铜器天猫店的运营人士说,青铜文化给人非常神秘的感觉,但将鼎这种原本很笨重的器物缩小到巴掌大,萌感就出来了。目前整组的编钟也有缩小版放在网上销售,敲起来声音清脆,也非常受欢迎。
从店面销售来看,不少人买鼎是作为礼品赠送的;也有人在博物馆参观之后,会上网买同款的“马踏飞燕”回家赏玩;此外,因中式装修风盛行,爵、尊、觚等青铜器也开始成为家庭装饰品。
仿古的博山炉、宣德炉,不仅和鼎一样可以成为案头装饰品,还可以当焚香工具使用。
“博山炉中焚香,人在案头写字,很能找到古代读书人的感觉。”博古青铜器的店铺运营商周先生说,店内的博山炉搭配熏香销售,非常受欢迎,一些卖中式家具、熏香的厂商也已经找他们签约,采购青铜器搭配销售。
电商带来销售的快速增长,已经让烟涧村的村民看到希望。
“你如果有合适的电商运营团队可以和我说,我可以给他们供货。”提及电商,陈彦粉竟直接与河南商报记者提出了这样的想法。她目前已经签下两个电商团队做线上运营,但她感觉这还远远不够。
青铜器品牌培育仍需努力
不过,在电商文创产品热销的大背景下,烟涧的青铜器差距还不小。因为价格竞争,烟涧部分青铜器产品质量也并不乐观。
“做工太粗糙了,比较失望。”“这是青铜的吗?一点手感都没有。”在某青铜器天猫店面里,河南商报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评论。
而当地一些老师傅,也对粗制滥造非常担忧。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师傅说:“买青铜器一般都是陈设或是送礼用的,但现在一些商品只是为了拼价格,做的器物花纹粗糙、比例不对,如何才能帮助青铜器打开市场?”
受制于人才瓶颈,烟涧青铜器从业者大多数还只是关注商品销售,并没有太多精力和能力来关注青铜器商品文化、品牌的培育。
“最起码,目前很少有人给自己的产品申请外观专利,生产的器型还只是停留在简单仿制的阶段。”葛寨乡人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确实存在有些农民缺乏文史、美学等相关知识,制作的仿古青铜器随意增减文字、线条,反而让器物失去了“古韵”。
目前,当地青铜器产业刚刚完成了环保的改造。未来,在品牌、研发、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升级。(记者 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