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中国共产党周口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就经济工作,周口市长丁福浩作具体安排部署。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周口市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回稳态势向好。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2021年工作重点任务,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 供需两端发力,提升经济效能。
●扩大有效投资。
●激发消费潜力。
持续提升消费供给。
合理引导消费需求。
积极创新消费模式。
2. 狠抓四大经济,完善产业体系。
●以发展多式联运为重点,进一步提速临港经济。
提高设施水平。以公铁水联运为重点,加快推进枢纽设施建设,构建“公铁水”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运输体系。加快实施港口铁路专用线工程。完成沙颍河航道升级改造。持续完善中心港堆场、岸电、后方物流园等配套设施,加快申建水运口岸、粮食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配套功能区。推进智慧港口建设,不断提升港口设施和管理智能化水平。
提升运营能力。深化与淮河生态经济带港口群、大型海运公司沟通对接,增加集装箱航线对发班次,力争年内达到3~5万标箱。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建立统一的多式联运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培育临港产业。加快建设临港物流产业园,大力发展大件物流、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推进临港粮食产业园建设,以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为龙头,着力打造食品制造示范基地。大力推进铝精密制造产业园、豫东南能源交易储备中心等项目建设。谋划组建船舶制造产业园。积极发展金融保险、运输代理、船舶修理、航运交易等业务,拉长临港产业链。
拓展航运市场。积极推进港口、船舶企业向多式联运转型,支持港航集团做大做强。引进一批货代企业,提升集货能力,力争年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500万吨。举办好2021多式联运大会,不断扩大周口内河航运影响力。
●以提高产业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以增强辐射带动为重点,进一步繁荣城市经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毫不动摇做强做大中心城区,全力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3个、新开工建设安置房1633套,完成建设14824套。改造老旧小区508个,涉及3.7万户。
持续完善功能设施。加快实施周口大道、周淮路、新北环等道路绿化以及龙源路升级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七一路东延、中原路北延、周口高铁片区至淮阳快速通道、中州路北延至西华、武盛大道南延至商水等工程。建设一批“小、精、特”的“袖珍公园”。持续推进沙颍河城区段治理、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加快实施交通干渠与清水河连接疏通工程、沙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加快实施河西和港区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
聚焦聚力精细管理。紧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着力提升城市市容标准、生态品质和文明程度。大力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道路清扫、保洁、洒水、降尘力度,重点整治户外广告、临街建筑物外立面、供电通信线路等突出问题,建设一批示范路和达标示范街。
大力繁荣城市服务业。编制中心城区商业布局发展规划,引导商业网点合理布局,打造市级商业中心。推进中心城区高品质步行街、商业综合体、新型商圈建设,加快传统商场、商业街、步行街硬件设施改造和商业业态创新。重点打造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引黄调蓄片区,连片发展高铁片区,努力形成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商务经济发展轴。
加快提升县域经济。
●以提升层次效益为重点,进一步培育返乡经济。
强化政策支撑。
突出产业特色。依托本地资源和在外人员自身优势,结合市场条件,在“一县一主业、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基础上,逐步构建“特色更加突出、品牌更加丰富、规模更加集聚”的返乡经济新格局。
推动集聚发展。
注重链条融入。
3. 聚焦三农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把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优化农畜产品供给。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果蔬分别稳定在200万亩、200万亩、300万亩。支持扶沟蔬菜、西华小杂果、郸城红薯、淮阳黄花菜、项城白芝麻等特色农产品发展,创建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积极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产业。重点抓好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绿色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擦亮“中原粮仓”名片、叫响“中原菜都”品牌。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积极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生物育种+科学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文旅农业、创意农业,打造以农耕文化、粮食文化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积极发展“农业+制造”“农业+电商”“农业+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有序推进“百镇千村”规划试点工作,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重点加强乡镇所在地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机制,健全长效保洁机制。优化提升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 深化动力变革,增强发展活力。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加快农业农村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更高水平扩大开放。
深化开放合作。
畅通开放通道。加快推进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项目,开工建设阳新高速沈丘至豫皖省界段、宁洛高速开发区武盛大道互通立交项目,开展兰考至沈丘、沈丘至舞阳、沈丘至卢氏、郸城至平顶山等高速周口段前期工作,启动洛平漯周城际铁路前期工作,推进沙颍河周口以下航道4级升3级工作,持续推进周口民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开放大格局。
突出开放招商。重点实施“6+2+X”行动,即:围绕六大主导产业,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根据“一县一主业”发展需求,分产业、分区域进行精准招商。精心筹办好第二届周商大会。
稳定对外贸易。
●更加全面推进创新。
聚焦产业创新。
聚焦平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新建各类省级创新平台10家,市级创新平台40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设一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聚焦人才引育。依托周口师范学院、整合市农科院及其他高校力量,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普工向技工转型,壮大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
5. 持续优化环境,提升综合实力。
●优化营商环境。
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为抓手,
着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着力营造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
着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尾气、废气、烟气、油气”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等专项治理,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四水同治”,实施重点河流全域清洁行动,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强龙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和土壤污染综合防治。
持续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国土开发保护和生态修复。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沿铁路、高速、国省县道等交通干线生态廊道建设,积极推进沿河、湖、沟、渠绿色林带建设,完善农田林网,新造林10万亩、森林抚育6.2万亩。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制定碳排放达峰方案。深入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调整,推广清洁取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和静脉产业园建设,推广应用绿色技术,不断降低能耗排放。
●提升社会环境。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动摇,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接诊能力、救治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积极稳妥化解金融债务风险。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6. 切实改善民生,提高共享水平。
●着力扩大稳定就业。
●持续完善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加快推进周口市中心医院、中医院新区医院建设和周口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
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政策,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加大学校建设投入,积极化解义务教育阶段“超大班额”“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继续实施国家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省普通高中改造项目,提升高中办学条件。
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和职业院校质量提升工程,力争引进一批知名院校在周建设分校……持续提升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开工建设周口公交大庆路综合枢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筹办好周口市第四届运动会,启动2022年全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筹备工作。